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羽毛球后场作用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羽毛球场如何划分中场前场后场(羽毛球场前中后场的划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羽毛球场如何划分中场前场后场
羽毛球场为一长方形场地,长度为.0米,双打场地宽为.0米,单打场地宽为.8米。球场上各条线宽均为厘米,羽毛球场地横向被中线平分为左右两个半区;纵向被分为前场、中场、后场。球场外面两条边线是双打场地边线,里面的
羽毛球场地,单打边线上,双打后发球线附近两个点是什么意思?干什么用?
羽毛球场为一长方形场地,长度为13.40米,双打场地宽为6.10米,单打场地宽为5.18米。球场上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丈量时要从线的外沿算起。球场界限最好用白色、**或其它易于识别的颜色画出。羽毛球场地横向被中线平分为左右两个半区;纵向被分为前场、中场、后场。球场外面两条边线是双打场地边线,里面的两条线是单打场地边线。双打边线与单打边线相距0.46米,靠近球网1.98米与网平行的两条线为前发球线,离端线0.76米与端线相平行的线为双打后发球线。
按国际比赛规定,整个球场上空空间最低为9米,在这个高度以内,不得有任何横梁或其它障碍物,球场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任何并列的两个球场之间,最少应有2米的距离。球场四周的墙壁最好为深色,不能有风。
羽毛球场示意图
(球线一般宽度为0.04M)
1、在进行单打比赛时,队员往对手方向击球时,球的落地范围不能超出红**域,否则示为出界。
2 、在进行双打比赛时,队员往对手方向击球时,球的落地范围不能超出兰**域,否则示为出界。
3 、深红**域表示单打发球区
4 、深蓝**域表示双打发球区
参见图1
简单规则
1. 比赛的选择权:
比赛开始前,双方掷**来猜胜,胜方根据规则作选择:
选择发球权或接球
选择场地
输方则可选择剩下的权利(如胜方选择发球/接球,输方则可选择场地)
2. 基本问题:
当球擦网并落在对方场内,您赢;
如球打网并落在界外或本方界内,则输;如球触您的衣服,再过网,也输;球未过网,您击球,您输;
3. 发球:
单双打的发球区不一样(见下图).球压线时为界内.发球时球员站在对角的发球区.球员一般第一次发球在右手区.发球方应遵守发球时的要求,接球方也不能提前击球(不能在发球方发球之前移动脚步).
4. 记分规则:
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一局中采用发球得分的方法(发球方赢球赢分,接球方赢球不赢分).接球方应赢球后,发球权将转移.在单打中发球权将归对方,双打中将转移至对方队员(本方二发失球)或本方二发(本方一发失球).注意:在双打中,每局开始发球方只有壹次发球权.
15分制(先到15分为赢).但如果出现14-14,先到达14分者先到15/17赢.
女子比赛稍有不同,采取11分制(先到11分为赢).但如出现10-10,先到10分着有权选择11/13分赢.
5. 最后...
每局结束后换边.并在决胜局(第三局)中,有一方到达8分换边(女子为6分).决胜局前可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
6. 场地基本情况
详细规则
1. 球场
1.1 球场应是一个长方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2 场地线的颜色最好是白色、**或其他容易辨别的颜色。
1.3.1 测试正常球速区域的4个40毫米x40毫米的标记,应画在单打发球区边线内沿,距端线530毫米和990毫米处。
1.3.2 这些标记的宽度均包括在所画的尺寸内,即距端线外沿530毫米至570毫米和950毫米至990毫米。
1.4 所有场地线都是它所确定区域的组成部分。
1.5 如果面积不够画出双打球场,可画一单打球场,端线亦为后发球线,网柱或代表网柱的条状物应放置在边线上。
2. 网柱
2.1 从球场地面起,网柱高1.55米。网柱必须稳固地同地面垂直,并使球网保持紧拉状态。网柱应放置在双打的边线上。
2.2 如不能设置网柱,必须采用其他办法标出边线通过网下的位置。例如,使用细柱或40毫米宽的条状物固定在边线上,垂直向上到网顶绳索处。
2.3 在双打球场上,不论进行的是双打还是单打比赛,网柱或代表网柱的条状物,均应置于双打边线上。
3. 球网
3.1 球网应是深色、优质的细绳织成。网孔方形,各边长均在15-20毫米之间。
3.2 网上下宽760毫米。
3.3 网的顶端用75毫米的白布对折而成,用绳索或钢丝从夹层穿过。白布边的上沿必须紧贴绳索或钢丝。
3.4 绳索或钢丝须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能牢固地拉紧并与网柱顶部取平。
3.5 球场**网高1.524米,双打边线处网高1.55米。
3.6 球网的两端必须与网柱系紧,它们之间不应有空隙。
4. 羽毛球
羽毛球可由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或用它们混合制成。只要球的飞翔性能与用天然羽毛和包裹羊皮的软木球托制成的球的性能相似即可。
4.1 一般式样
4.1.1 羽毛球应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
4.1.2 羽毛长64毫米至70毫米。但每一个球的羽毛从托面到羽毛尖的长度应一致。
4.1.3 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为58毫米至68毫米。
4.1.4 羽毛应用线或其他适宜材料扎牢。
4.1.5 球托直径25毫米至28毫米,底部为圆形。
4.2 羽毛球重4.74克至5.50克。
4.3 非羽毛球制成的球
4.3.1 用合成材料制成裙状或羽毛。
4.3.2 球托如规则4.1.5所述。
4.3.3 尺寸和重量同4.1.2、4.1.3和4.2;但由于合成材料与天然羽毛在比重、性能上的差异,可允许不超过10%的误差。
4.4 球的检验
4.4.1 验球时,站在端线外,用低手向前上方全力击球,球的飞行方向须与边线平行。
4.4.2 一个具有正常速度的球,应落在离对方端线530-990毫米之间的区域内。
4.5 非标准球
只要球的一般式样、速度和飞翔性能不变,经有关国家组织批准,可以变通以上条款。
4.5.1 由于海拔或气候等条件不宜使用标准球时。
4.5.2 如情况特殊,必须更改才有利于开展比赛时。
5. 球拍
5.1 一把球拍的各部分如规则5.1.1至5.1.7所述。
5.1.1 球拍由拍柄、排弦面、拍头、拍杆、连接喉组成整个框架。
5.1.2 拍柄是击球者握住球拍的部分。
5.1.3 拍弦面是击球者用于击球的部分。
5.1.4 拍头界定了拍弦面的范围。
5.1.5 拍杆通过规则5.1.6所述的部件连接拍柄与拍头。
5.1.6 连接喉(如果是这样的结构)连接拍杆与拍头。
5.1.7 拍头、连接喉、拍杆和拍柄总称拍框。
5.2 拍框总长度不超过680毫米,宽不超过230毫米。
5.3.1 拍弦面应是平的,用拍弦串过拍头十字交*或其他形式编织而成。变质的式样应保持一致,尤其是拍面**的编织密度不得小于其他部分。
5.3.2 拍弦面长不超过280毫米,宽不超过220毫米。
5.3.3 不论拍弦用什么方式拉紧,规定拍弦伸进连接喉的区域不超过35毫米,连同这个区域在内的整个拍弦面长不超过330毫米。
5.4.1 球拍不允许有附加物和突出部,除非是为了防止磨损、断裂、振动,或调整重心的附加物,或预防球拍脱手而将拍柄系在手上的绳索;但尺寸和位置应合理。
5.4.2 不允许改变球拍的规定式样。
6. 设备的批准
有关球拍、球、设备以及试制品能否用于比赛的问题,由国际羽联作出裁决。这种裁决可由国际羽联主动作出,或根据对其有切身利益的个人、团体(包括运动员、设备厂商、国家组织及其成员)的请求作出。
7. 运动员
7.1 “运动员”系指所有参加比赛的人。
7.2 双打比赛以两名运动员为一方,单打比赛以一名运动员为一方。
7.3 有发球权的一方叫发球方,对方叫接发球方。
8. 掷挑边器
8.1 比赛前,双方应掷挑边器。嬴的一方将在规则8.1.1或8.1.2中作出选择。
8.1.1 先发球或先接发球。
8.1.2 一个场区或另一个场区。
8.2 输方在余下的一项中作出选择。
9. 计分
9.1 除非另有商定,一场比赛以三局两胜定胜负。
9.2 只有发球方才能得分。
9.3 双打和男子单打(规则9.6的情况除外)先得15分的一方胜一局。
9.4 女子单打(规则9.6的情况除外)先得11分的一方胜一局。
9.5.1 13平或14平(女子单打9平或10平)时,先获得13分或14分(女子单打9分或10分)的一方,可以选择“再赛”或“不再赛”。
9.5.2 这一选择只能在规定分数第一次出现,下一次发球发出前作出。
9.5.3 13平(女子单打9平)时不选择“再赛”,在14平(女子单打10平)时先获14分(女子单打10分)者仍可选择“再赛”。
9.6 选择“再赛”后从“0比0”开始报分,先获(规则9.6.1至9.6.4)再赛分数的一方胜该局。
9.6.1 13平再赛5分;
9.6.2 14平再赛3分;
9.6.3 9平再赛3分;
9.6.4 10平再赛2分。
9.7 下一局开始时由上一局的胜方先发球。
10. 交换场区
10.1 以下情况运动员应交换场区;
10.1.1 第一局结束;
10.1.2 第三局开始前;
10.1.3 第三局中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当领先的一方得分为11分一局的6分或15分一局的8分时。
10.2 运动员未按规则10.1的规定交换场区,一经发现立即交换,已得分数有效。
11. 发球
11.1 合法发球
11.1.1 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非法延误发球;
11.1.2 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必须站在斜对角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脚不能触及发球区的界线;两脚必须都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直至将球发出(规则11.4)。
11.1.3 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先击中球托,与此同时整个球要低于发球员的腰部。
11.1.4 击球瞬间,球拍杆应指向下方,从而使整个排头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整个握拍手部.
11.1.5 发球开始(规则11.2)后,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至将球发出。
11.1.6 发出的球必须向上飞行过网,如果不受拦截,应落入接发球员的发球区内。
11.2 一旦双方运动员站好位置,发球员的球拍头第一次向前挥动即为发球开始。
11.3 发球员须在接发球员准备好后才能发球,如果接发球员已试图接发球则被认为已做好准备。
11.4 一旦发球开始(规则11.2),球被发球员的球拍触及或落地即为发球结束。
11.5 双打比赛,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同伴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挡对方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视线。
12. 单打
12.1 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12.2 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12.3 如“再赛”,发球员应以该局的总得分,按规则12.1和12.2的规定站位。
12.4 球发出后,由发球员和接发球员交替对击直至“违例”或“死球”。
12.5.1 接发球员违例或因球触及接发球员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发球员就得一分。随后,发球员再从另一发球区发球。
12.5.2 发球员违例或因球触及发球员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发球员即失去发球权。随后,接发球员成了发球员,双方均不得分。
13. 双打
13.1 一局比赛开始和每次获得发球权的一方,都应从右发球区发球。
13.2 只有接发球员才能接发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触及,发球方得一分。
13.3.1 自发球被回击后,由发球方的任何一人击球,然后由接发球方的任何一人击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13.3.2 自发球被回击后,运动员可以从网的各自一方任何位置击球。
13.4.1 接发球方违例或因球触及接发球方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发球方得一分,原发球员继续发球。
13.4.2 发球方违例或应球触及发球方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原发球员即失去发球权,双方均不得分。
13.5.1 每局开始首先发球的运动员,在该局本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13.5.2 每局开始首先接发球的运动员,在该局本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
13.5.3 上述两条相反形式的站位使用于他们的同伴。
13.5.4 如有再赛,则以该局本方总得分,按规则13.5.1至13.5.3的规定站位。
13.6 发球必须从两个发球区交替发出(规则14和16的规定除外)。
13.7 任何一局的首先发球员失去发球权后,由该局首先接发球员发球,然后由首先接发球员的同伴发球,接着由他们的对手之一发球,再由,另一对手发球,如此传递发球权。
13.8 运动员不得有发球顺序错误和接发球顺序错误,或在同一局比赛中连续二次接发球(规则14和16的规定除外)。
13.9 一局胜方中的任一运动员可在下一局先发球,负方中的任一运动员可先接发球。
14. 发球区错误
14.1 以下情况为发球错误∶
14.1.1 发球顺序错误;
14.1.2 从错误的发球区发球;
14.1.3 在错误的发球区准备接发球,且球已发出。
14.2 发球区错误的处理;
14.3 如果因发球区错误而“重发球”,则该回合无效,纠正错误重发球。
14.4 如果发球区错误未被纠正,比赛也应继续进行,并且不改变运动员的新发球区和新发球顺序。
15. 违例
15.1 发球不合法(规则11.1);
15.2 发球员发球时未击中球;
15.3 发球时,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15.4 比赛时∶
15.4.1 球落在球场界线外;
15.4.2 球从网孔或网下穿过;
15.4.3 球不过网;
15.4.4 球碰屋顶、天花板或四周墙壁;
15.4.5 球触及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
15.4.6 球触及场外其他人或物体(由于建筑物的结构问题,必要时地方羽毛球组织可以指定羽毛球触及建筑物的临时规定,但其国家组织有否决权);
15.5 比赛时,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不在击球者网的这一方(击球者击球后,球拍可以随球过网);
15.6 比赛进行中∶
15.6.1 运动员球拍、身体或衣服触及网或网的支撑物;
15.6.2 运动员的球拍或身体从网下侵入对方场区,妨碍对方或使对方分散注意力;
15.6.3 妨碍对方,如阻挡对方紧靠球网的合法击球;
15.7 比赛时,运动员故意分散对方注意力的任何举动,如喊叫、故作姿态等;
15.8 比赛时∶
15.8.1 击球时,球夹在和停滞在拍上紧接着又被拖带;
15.8.2 同一运动员两次挥拍连续击中球两次;
15.8.3 同方两名运动员连续各击中球一次;
15.8.4 球触及运动员球拍后继续向其后场飞行;
15.9 运动员严重违反或一再违反规则18的规定。
16. 重发球
由裁判员宣判“重发球”,用于中断比赛。
16.1 遇不能预见或意外的情况,应重发球。
16.2 除发球外,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应重发球。
16.3 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同时违例,应重发球。
16.4 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应重发球。
16.5 比赛进行中,球托与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应重发球。
16.6 司线员未看清,裁判员也不能作出决定时,应重发球。
16.7 “重发球”时,最后一次发球无效,原发球员重新发球(规则14的规定除外)。
17. 死球
下列情况为死球∶
17.1 球撞网并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17.2 球撞网或网柱后开始在击球者这一方落向地面;
17.3 球触及地面;
17.4 “违例”或“重发球”已被宣报。
18. 比赛连续性、行为不端及处罚
18.1 比赛从第一次发球起至比赛结束应是连续的(规则18.2和18.3规定除外)。
18.2 下列比赛中,每场比赛的第二局第三局之间应允许有不超过5分钟的间歇;
18.2.1 国际比赛项目;
18.2.2 国际羽联批准的比赛;
18.2.3 在所有其他的比赛中(除非该国家组织预先公布不允许这一间歇)。
18.3 遇有不是运动员所能控制的情况,裁判员可根据需要暂停比赛。如果比赛暂停,已得分数有效,续赛时由该分数算起。
18.4 不允许运动员为恢复体力或喘息,或接受场外指导而中断比赛。
18.5.1 比赛时不允许运动员接受指导(规则18.2和18.3的规定除外)。
18.5.2 在一场比赛中,运动员未经裁判员同意,不得离开场地(规则18.2所述除外)。
18.6 只有裁判员能暂停比赛。
18.7 运动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18.7.1 故意引起比赛中断;
18.7.2 故意改变球的速度;
18.7.3 举止无礼;
18.7.4 规则未述的其他不端行为。
18.8 对违反规则18.4、18.5或18.7的运动员,裁判员应执行∶
18.8.1 警告;
18.8.2 对已被警告过的一方判违例。
18.8.3 对严重违反或屡犯者判违例并立即向裁判长报告,裁判长有权取消其比赛资格。
18.9 未设裁判长时,竞赛负责人有权取消违反者的比赛资格。
19. 裁判职责和申述
19.1 裁判长对竞赛全面负责。
19.2 临场裁判员主持一场比赛并管理该场地及其周围。裁判员向裁判长负责;未设裁判长时,向竞赛负责人负责。
19.3 发球裁判员负责宣判发球违例(规则11)。
19.4 司线员负责宣判界内球或界外球。
19.5 裁判员应维护和执行《羽毛球比赛规则》,及时地宣判“违例”或“重发球”等。
19.6 裁判员对申述应在下一次发球前作出裁决。
19.7 裁判员应使运动员和观众能了解比赛的进程。
19.8 裁判员可与裁判长磋商、安排、撤换司线员或发球裁判员。
19.9 裁判员不能**司线员和发球裁判员对事实的裁决。
19.10.1 在缺少临场裁判人员时,裁判员应就无人执行的职责作出安排。
19.10.2 有临场裁判人员不能作出判断时,由裁判员执行他的职责或“重发球”。
19.11 裁判员有权暂停比赛。
19.12 裁判员应记录与18条有关的情况并向裁判长报告。
19.13 裁判员应将所有仅与规则问题有关的申述提交裁判长(这类申述,运动员必须在下一次发球击出前提出;如在一局结尾,则应在离开场地前提出)。
参考资料:http://bbs.didibaba***m/dispbbs.asp?BoardID=10&id=1850
#羽毛球#在单打的时候,发球发后场好还是发短球好
初学的时候发后场高远球比较好,因为这样自己有反应时间,方便回位,而且你的对手肯定也不会太强,高远球能够充分调动他跑场。等对球的控制比较好,可以正手发小球或后场高远球、平高球,不过要通过训练提高动作一致性。还可以可以尝试反手发球,高手比赛的时候多用这种发球,灵活性高,但是对自身的要求高,因为高手能直接杀后场高球。
单打进攻战术之应变
1、发球抢攻战术的应变
发球抢攻是比赛的重要得分手段,发球可根据对手的站位。回击球的习惯球路、反击能力、打法特点、精神和心理状态等情况,运用不同的发球方法,以取得前几拍的主动权。通过这一战术的运用,打乱对方的整个战略部署,造成对方措手不及。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运用发球抢攻战术能达到不同的效果;在相持时可以用它来打开僵持的局面,力争主动;领先时可以用它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战胜对手;落后时可以用它来做最后的拼搏,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1)发前场区抢攻战术
发前场区球有发1号区球,1、2号之间区球,发追身球。
发前场区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限制对方马上进行攻击,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准确。有意识地判断对方的回击球路,从而组织和发动快速强有力的抢攻,达到直接得分或获得第二次攻击机会。=发前场区球在一般情况下要以发1、2号区之间的球和追身球为主,这样比较稳妥,不至于造成失误。
(2)发平高球捎攻战术
发平高球有发3号区,发4号区,发3、4号区之间三种平高球。
发平高球抢攻战术和发前场区抢攻战术的不同点在于发前场区抢攻可直接抓住战机进行抢攻,而发平高球抢攻则要通过守中**的手段才能获得抢攻的机会。
发平高球的目的:一是为了配合发前场区球抢攻;二是让对手进行盲目进攻或在我方判断的范围之中进攻,使发球方能从防守快速转入进攻;三是造成对方由于失去控制而直接失误。
(3)发平射球主要是发3号区平射球
发平射球战术的目的:一是为了偷袭,如对方反应慢,或站位偏边线,3号区空隙大时,偷袭3号区成功率可能大;二是为了逼对方进行平抽快打的打法;三是为了把对方逼至后场区而造成网前区的空隙。
羽毛球场地各线、各区域的尺寸、名称、作用?
羽毛球后场吊球和后场杀球有何区别?
个人感觉后场杀球动作大,基本全身每个部位都要用力,要尽量把全身力量用到击球点上。后场吊球动作要和高远球一致,要求隐蔽性要好,变化只是击球一瞬间的,让人防不胜防。 吊球要比杀球更有**力,后场一般还是吊球,因为杀球的话动作比较大,如果对方不是在很被动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容易**的。后场杀球一般是对手没有回到位的情况快杀对方空场区,再就是对方的回球不到位只回到中场的情况下就一定要用杀球一拍**。大多后场球还是采用吊球比较好,吊球的隐蔽性比较好,落点比较刁能够拉开对方给自己寻找进攻机会,由于隐蔽性好,如果对方判断失误可能一个吊球就能直接得分了。 祝打球愉快!
打羽毛球,如何从后场吊对手的前场?
下面我都以右手握拍举例,如果你是左手握拍那就相反
吊球按照击球的区域可以分为正手吊球 头顶吊球和反手吊球,你一定要先掌握前两个。在这里先提醒你注意的是无论什么吊球都要先用迅速的后退步伐后退到位,在吊球之前一定要用和打高远球一样的准备和引拍动作来隐蔽吊球的意图,而且拍面要前倾一些。这两点是极其关键的,牵扯到你能否吊出高质量的球。
当来球在你正手区域时你可以采用正手吊球。方法是:击球力量要小,击球之前突然减慢挥拍速度,握拍放松包切球托,手腕由外展到屈收,手指屈捻发力。如果包切右侧就可以吊直线,包切右后部则可以吊对角。
当来球在你头顶后场(反手后场)区域时,你可以采取头顶吊球或者反手吊球。一般能用头顶吊球的都不用反手吊球,因为后者不利于控制落点。头顶吊球同样可以采取于正手吊球类似的击球方法,但是笔者在此建议你采取下面介绍的一种更有利的方法。尤其适合对付靠近边线的来球。
上面的正手吊球可以称为“切吊”,而下面的头顶吊球可以成为“抹吊”。具体方法是:前期准备工作和引拍与头顶击高远球一样,只是击球时候采取由右向左抹击球托的方法。整个过程握拍放松,小臂由外旋至内旋,手腕由外展至内收。如果抹击球托后侧并且角度小一些则可以吊直线,如果抹击左后侧并且角度大一些则可以吊对角线。
反手吊球与反手打高远球类似,只是采取小力量的包切动作,并且击球时要有一定的向前送球的动作,否则球会不过网。
此外还有拦吊和劈吊。当来球较平而且没有到达底线时可以拦吊,也就是把拍子向上一伸稍微前倾,让球借反弹力量回到对方网前。劈吊的落点不是很靠前但是速度较快。
吊球的要领就是这些,你一定要先有打高球的基础,而且吊球更要多练。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羽毛球运动有什么好处
羽毛球场地后面2条线什么用啊
是判断羽毛球是否出界的标准。
单打的边线是内侧边线的外沿。
双打的边线是外侧边线的外沿。
单打的前发球线是最靠近球网且平行球网的一条线。
后发球线就是底线。发球区位于前发球线和后发球线之间。
双打的前发球线和单打一样,都是最前面一条。
后发球线是底线前的那一条线。发球区位于前发球线和后发球线之间。
扩展资料:
羽毛球场地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米,双打球场对角线长=14.723米,单打球场对角线长=14.366米。理想的羽毛球比赛场地是用弹性的木材拼接而成(只要不是把小木块竖着拼接即可)。目前国际比赛已采用化学合成材料作为可移动的塑胶球场。
在基层的各级比赛中,当达不到上述条件的要求时,也可以在水泥地或三合土的地面上进行竞赛。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体育馆、机关、单位,医院等一般都有自己的羽毛球场地。不论是采用木板地面还是合成材料地面,都必须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感到太滑或太粘,并有一定的弹性。
参考资料来源:
羽毛球-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