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钢筋如何区分上部钢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梁集中标注标注在梁号上面的钢筋是上部钢筋还是下部钢筋(梁钢筋集中标注详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梁集中标注标注在梁号上面的钢筋是上部钢筋还是下部钢筋

1、先是梁号,再写钢筋的,没有标注在梁号上面的钢筋的。
2、标注梁钢筋时,梁的上部钢筋在前,下部钢筋在后,中间用;号隔开。

如何分辨梁的上下排钢筋 在图纸上是怎么标注的

一、上下排钢筋的区分

1、方向不同

梁集中标注标注在梁号上面的钢筋是上部钢筋还是下部钢筋

(1)上部钢筋弯钩朝向是:向右和向下。

(2)下部钢筋的朝向是:向左和向上。

2、布置方法不同

(1)下排钢筋

短跨的钢筋布置在下部,长跨的布置在上部。

(2)上排钢筋

短跨在上面,长跨的在下面。

二、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

1、平面图中集中标注

平面图中集中标注的:前面是上筋,后面是下筋,以符号“;”区分。

2、按字母区分

如果带字母BT的:B是下筋,T是上筋。

扩展资料梁上下筋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梁上部筋

说明: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钢筋

图纸上梁钢筋标注怎么看

梁钢筋标注方法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1、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2、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3、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4、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1、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2、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3、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4、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1、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2、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3、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4、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1、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2、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3、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4、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扩展资料:一、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是指4-4截面上部纵筋是2根直径25的通长钢筋(它在任何跨都有,通长设置)支座处的负筋长度只是两边过支座ln/4。

标注规定

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2、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3、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面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

原位标注,是工程制图采用整体平面表示方法时的专用术语,区别于“集中标注”。原位标注指在梁跨的局部,截面、标高、配筋信息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单独标注,在梁的上部标明支座筋和架立筋,在梁的下部标明下部筋、箍筋、拉筋、腰筋、梁跨截面变化、位置变化、标高变化,还包含其它特殊改变的数值及文字说明。

二、平法

平法是“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简称,包括平法的标注形式,是给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的一种标注。

1、平法的产生:

国内传统设计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日本的结构图纸 没有节点构造详图,节点构造详图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设计效率高、质量得以保证。美国的结构设计只给出配筋面积,具体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据此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也必须改革。

2、平法的原理:

设计流程:设计结构体系—〉结构分析(力学分析)—〉结构施工图设计。

结构设计是一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由结构工程师完成创造性设计部分(创造性劳动),节点构造、节点外构造不是结构工程师的劳动成果,是抄的规范。(注:节点构造是算不出来的,是由研究人员试验出来的。)传统的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在一起,节点内构造和节点外构造的设计属于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基于此产生了结构标准化、构造标准化的思路,用数字化、符号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表示创造性设计。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标准图两部分。节点构造标准化后,施工公司的劳动量加大。

3、平法的应用:

1991年9月份平法开始在山东应用于工程,开始推广平法。构造图适合于所有的构件,平法一张图上都有,走哪看哪,非常方便。平法推出后,有坚决支持、坚决反对、不表态三种人,后来将专利贡献给国家,成为国家标准。

平法是给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的,提高了科技含量,不让非专业人员看懂,设计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平法是结构设计领域的一次**,提高效率两倍以上,能够使中国结构界不合理的人员配置情况得到改善。3个建筑师配1个结构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筋平法百度百科--原位标注

梁的标注中怎么看什么是上部钢筋什么是下部钢筋

分号前面的是上部钢筋,分号后面的是下部钢筋。

钢筋表面不得允许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一侧受拉。而另一侧受压。同时通过截面之间的相互错动传递剪力,最终将作用在其上的竖向荷载传递至两边支座。梁的内力包括了剪力和弯矩。

扩展资料:

应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等构造要求。

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

板的钢筋如何看是上部筋还是下部筋?

  底筋是板下边的主筋,如果是一级钢筋会有向上的180的半圆弯钩,如果是二级或者是**的主筋端部会有45度的小弯折,代表主筋的起、止位置。面筋是板上边的通长主筋,端部一般有90度的弯折,在计算时是从支座边缘伸入支座内一锚固长度。
  在配筋图中B开头表示底部钢筋;T开头表示上部钢筋。
有时设计就画了线表示钢筋大小没在图上没注明哪个方向的钢筋应放在底部,这种情况很常见。在设计说明里有特别说明。
  结构图板的钢筋,表示方法是下部受力筋弯钩表示是向上向左,180度(一级钢)或45度(二级及以上),上部受力筋弯钩表示是向下向右,180度(一级钢)或45度(二级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