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金属离子释放率怎么算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离子键形成后,系统总能量降低(为什么形成离子键体系的总能量会降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为什么离子键形成后,系统总能量降低
一、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团形成;如SO4 2-,NO3-等。
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要了解一点化学键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矿物的可浮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因为后面要讲述矿物表面暴露的是什么键,它与矿物可浮性关系甚大。
研究认为,在分子或晶体中的**决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上把这种分子或晶体中**间(有时**得失电子转变成离子)的强烈作用力叫做化学键。键的实质是一种力。所以有的又叫键力,或就叫键。
矿物都是由**、分子或离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是靠化学键联系着的。
化学键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一、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团形成;如SO4 2-,NO3-等。
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二、共价键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共价键的作用力很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如Pb—S 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
(3)配价键 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单独提供。如Zn—S键,共享的电子对由锌提供,Z:+ ¨..S:=Z n→S
共价键可以形成两类晶体,即**晶体共价键与分子晶体。**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之间有共价键联系着。在分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分子(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分子之间有分子间力作用着,在某些晶体中还存在着氢键。关于分子键精辟氢键后面要讲到。
三、金属键
由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自由电子,整个金属晶体的**(或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化学键。这种键可以看成由多个**共用这些自由电子所组成,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改性的共价键。对于这种键还有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好象把金属**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金属键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和离子晶体、**晶体一样,金属晶体中没**存在的**或分子;金属单质的化学式(也叫分子式)通常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上述三种化学键是指分子或晶体内部**或离子间的强烈作用力。但它没有包括所有其他可能的作用力。比如,氯气,氨气和二**碳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液化或凝固成液氯、液氨和干冰(二**碳的晶体)。说明在分子之间还有一种作用力存在着,这种作用力叫做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有的叫分子键。分子间力的分子的极性有关。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其根据是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重合者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者为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包括三种作用力,即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1)当非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于电子的不断运动和**核的不断振动,要使每一瞬间正、负电荷中心都重合是不可能的,在某一瞬间总会有一个偶极存在,这种偶极叫做瞬时偶极。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瞬时偶极之间产生的分子间力叫做色散力。任何分子(不论极性或非极性)互相靠近时,都存在色散力。(2)当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靠近时,除了存在色散力作用外,由于非极性分子受极性分子电场的影响产生诱导偶极,这种诱导偶极和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叫做诱导力。同时诱导偶极又作用于极性分子,使其偶极长度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它们间的吸引。(3)当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色散力也起着作用。此外,由于它们之间固有偶极之间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个分子在空间就按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由于固有偶极之间的取向而引起的分子间力叫做取向力。由于取向力的存在,使极性分子更加靠近,在相邻分子的固有偶极作用下,使每个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更加分开,产生了诱导偶极,因此极性分子之间还存在着诱导力。总之,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着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务和诱导力,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的总和叫做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键力较弱。
此外,还有氢键。氢键的形成是由于氢**和电负性较大的X**(如F、O、N**)以共价键结合后,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X**,使氢核几乎“*露”出来。这种“*露”的氢核由于体积很小,又不带内层电子,不易被其他**的电子云所排斥,所以它还能吸引另一个电负性较大的Y**(如F、O、N**)中的独对电子云而形成氢键。
X—H Y
点线表示氢键。X、Y可以是同种元素也可以是不同种元素。
除了HF、H2O、NH3等三种氢化物能够形成氢键之外,在无机含氧酸、羟酸、醇、胺以及和生命有关的蛋白质等许多类物质都存在氢键。在一些矿物晶格中,如高岭土等也局部存在氢键。
离子键一般情况下是金属与非金属所构成的化合物(铵根离子除外),其中,有一种元素完全失去电子形成相应的阳离子,同时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形成相应的*离子。
共价键指的是由两种物质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重金属检测仪的检测原理
目前市场上有便携式痕量重金属检测仪,可以测砷、汞、铅、镉、锌、铜等离子。
主要品牌有美国unibest、澳大利亚mti、英国wagtech等。
用**吸收、或icp测的话,太慢。不过精度和重复性比便携式的仪器要好很多。
化学中kh怎么算,举个例子铁和水反应生成氢**铁和氢离子
Fe3+ + 3H2O Fe(OH)3 + 3H+ Kh= C[Fe(OH)3]*C(H+)^3/C(Fe3+) 化学中kh计算方法如下:
1.Kh为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对于一元弱酸强碱盐的水解反应,Kh=Kw/Ka。K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Ka是弱酸的解离常数。
2.对于强酸弱碱盐,Kh=Kw/Kb。K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Kb是弱碱的解离常数,组成该盐的碱越弱,水解常数Kh越大,水解程度也就越大。
3.弱酸弱碱盐*阳离子的水解能相互促进,使水解进行得更彻底,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生成的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
扩展资料:
常见盐类水解常数
CH3COONa 5.88×10-10
KCN 1.61×10-5
Na2CO3 2.13×10-4
NaHCO3 2.22×10-8
KClO 2.5×10-7
NH4Cl 5.6×10-10
AlSO4 1×10-9
NH4NO3 1.79×10-5
CH3COONH4 1.05
HCHOONH4 0.1
NH4CN 29000
此水解常数为25 ℃时,根据解离常数计算得出,解离常数(25 ℃)可以从化学手册上查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解常数
帮忙总结铬,锰,铁,钴,镍的氢**物的酸碱性和**还原性
氢**铬 两性
氢**锰 碱性
氢**铁具有两性,但其碱性强于酸性
氢**钴 碱性
氢**镍 碱性
全部都是既有**性有有还原性。
怎样快速检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
快速检测方法很多方法一,使用便携式仪器检测方法二,使用试纸法快速检测水中重金属方法三,检测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可能性.在CA培养基内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锌、铜、铅等重金属,再将水霉菌菌株移至此些培养基上培养.由实验结果得知,培养基内含500 ppm硫酸锌、40 ppm硫酸铜与500ppm硝酸铅时,皆会使水霉无法生长;而含有450 ppm硫酸锌、30 ppm硫酸铜与450ppm硝酸铅时,水霉虽生长不佳,但仍可生长、繁殖. 由于水霉菌在适当湿度、温度并提供适量光照的环境下生长十分快速,约1~2日,所以可以十分快速检验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加上菌株容易取得、培养材料十分便宜,因此,利用水霉或检测水中水霉含量即可作为检测重金属污染程度一项十分经济、快速、简便且准确的参考指标之一.至于有关水霉菌对各种重金属的灵敏度与如何推广应用水霉来检测水中,甚至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则有待进一步试验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