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马蹄金文物干什么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蹄金的药用价值?(马蹄金的药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马蹄金的药用价值?
马蹄金,味苦、辛,性凉,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用于黄疸、痢疾、水肿、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肝炎、胆囊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扁桃体炎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马蹄金具有保肝降酶、镇痛抗炎、抗菌、解热利胆、增强免疫和抗癌的作用。用药期间忌食过咸、辛辣食物。
马蹄金是什么东西?有什么药用效果?
马蹄金马蹄金别名小金钱草、荷苞草、肉馄饨草、金锁匙、铜钱草、小马蹄金、黄疸草,是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
马蹄金为苗族民问常用的一种治疗肝炎的草药,苗族药名“窝比赊溜”。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4-6月采收。味苦、辛,性微寒,主人肺经和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活血的功效,是一味资源丰富的苗族民间药材,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草药马蹄金又称小金钱草,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黄疸;痢疾;砂淋;白浊;水肿;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马蹄金用途
马蹄金(学名:Dichondra repens Forst),别名小金钱草、荷苞草、肉馄饨草、金锁匙、铜钱草、小马蹄金、黄疸草,是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注意马蹄金不可与正品金钱草(过路黄)混淆。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等地(含**地区),在贵州、广西、福建、四川、浙江、湖南等地有广泛分布,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198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山坡草地或沟边,已经由人工引种栽培。
为苗族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肝炎的草药,苗族药名“窝比赊溜”。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4-6月采收。味苦、辛,性微寒,主人肺经和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活血的功效,是一味资源丰富的苗族民间药材,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折叠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黄疸;痢疾;砂淋;白浊;水肿;疔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肝炎,胆囊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扁桃体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性味
微苦、甜,性冻。入水、风塔。
附方
1、治“拢牛”,“拢蒙沙嘿”马蹄金15g,豨签草10g,车前草15g,马鞭草根15g。煎服。
2、治“拢案答勒”马蹄金30g,葫芦茶15g,草决明根15g,白茅根15g,板蓝根20g。煎服。
3、治“拢害埋冒巴”马蹄金20g,葫芦尖15g,黑甘蔗芽眼20g,石菖蒲10g。煎服。
4、治“拢害线”马蹄金30g。煎汤,加少许食盐内服。
5、治“拢沙龙接火”,“拢沙龙接喉改板,哦勒”,“拢沙龙答接泵亮”,“说凤令兰”马蹄金15g,捣烂,外水冲服。
用药禁忌
《纲目拾遗》:忌盐。
药理作用
1、保肝降酶作用
药理实验研究表明,马蹄金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动物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1周及3周内肝损伤引起的小鼠升高的血清转氨酶;使肝脏病理改变减轻,亦可使肝脏损伤后倒置的白球比升高;用马蹄金鲜草汁实验,结果显示其呈剂量依赖性降低CCl4中毒性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使超**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增高,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因此对CCl4和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ALT是破坏的肝细胞内线粒体膜脂质大量溶解释放的。该药物能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细胞内酶的释放,从而改善肝损伤,促进肝功能的恢复。MDA的含量反映组织过**的程度,SOD是机体内的抗**酶,能清除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结构的损伤。马蹄金鲜汁能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肝内脂质过**而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对D-半*糖胺(D-Glan)、硫代乙酰胺(TAA)、异硫氰酸-1-萘酯(ANIT)所致小鼠肝损伤,可明显降低D-Glan所致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转氨酶及肝脏中**三酯并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可降低致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降低所致胆汁郁积型黄疸小鼠升高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转氨酶(ALT及AST),改善实验性黄疸型肝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使胆红素正常排泄,起到保肝退黄的作用;亦明显降低肝组织中**三酯(TG)含量。在抗乙肝**的试验中,化合物(2R,3R)-2,3-***-2-甲基-γ-丁内酯的最大无毒浓度为0.4 μmol/ml,对HBsAg抑制率为22.4%,对HBeAg抑制率为19.6%,有一定的抑制乙肝**的作用。马蹄金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及其具体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镇痛作用
采用扭体法、热板法、电刺法**小鼠,用不同剂量马蹄金提取物给药,测定小鼠的痛阈值。结果表明马蹄金提取物有较好镇痛作用。
3、抗炎作用
小剂量马蹄金提取物对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趾炎症性肿胀。马蹄金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提取物均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急性炎症性水肿,但是马蹄金石油醚提物的抗炎作用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对不同的炎症模型,中剂量始终具有较好药理活性。
4、抗菌作用
微生物试验表明,马蹄金提取物对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致病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而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等革兰氏*性杆菌作用较弱,主要为抑制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无效。
5、解热利胆的作用
大剂量马蹄金提取物(32.5g/kg)能明显降低蛋白胨所致大鼠发热体温,且持续时间较长,有较好的解热作用。用小剂量马蹄金提取物(8.2g/kg)注入大鼠十二指肠120分钟内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表明该药有较强的利胆作用。‘
6、增强免疫的作用
小剂量的马蹄金即可明显增加动物免疫**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溶血素的水平,说明该药有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
7、抗癌作用
用HG-ICP-AES测定马蹄金中Se含量较高,元素Se具有较高的抗**活性,是维生素E的50~500倍,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老化和病变、延缓衰老,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有毒重金属的毒害作用。研究证明元素Se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转录、干扰致癌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有效抗癌。
“马蹄金”是什么东西?“马蹄金”是怎么来的?
现在能挖到的马蹄金一般都来源于历史古墓,它是一种古代的称重货币,制成材料就是黄金。
在古代,黄金可以被制成各种样式,像 “金饼”、“麟趾金”、 “金笏”、“马蹄金”、 “金元宝”等。
其中深受古人喜欢的就是“马蹄金”了。古代的权贵们不仅在生前收集“马蹄金”,就连死后也经常放置很多 “马蹄金”来陪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记载,在宋时,就曾从墓*中挖到“马蹄金”。
那么马蹄金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它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是在太如二年时要求重铸黄金样式,要制成马蹄形状的才行。
原因是汉武帝曾猎得过一匹白麟,后来又被进献了一匹骏马,之后去泰山巡游,没想到居然在山顶见到了一些黄金,然后又在梦中见到了天马,这被汉武帝认为是一种祥瑞之兆。因此,汉武帝就下令将黄金制成马蹄的形状,这就是“马蹄金”的由来了。
“马蹄金”制好以后,经常被汉武帝用来奖赏诸侯。于是“马蹄金”便成为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可以说同是黄金做的,但马蹄金在当时就是比其它黄金制物品更珍贵。如果能从汉武帝手上得到一枚“马蹄金”的赏赐,那可真是无上的荣耀了。
“马蹄金”不仅寓意高贵祥瑞,关于它的制造工艺也是十分有难度的。“马蹄金”的外形呈椭圆,底部还向内凹进一块,正中则是空心的,状似马蹄,上面还有十分精美的花纹,而这些花纹的雕刻就非常考验铸造师的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