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分散系如何区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按分散质与分散剂,分散系分为哪九种?(分散系中分散剂定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按分散质与分散剂,分散系分为哪九种?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有,分别为:以为气体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以为固体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以为液体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
分散系分成哪些类别?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分散系的分类方法有三种,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分散相粒子大小的不同分为分子和离子分散系、胶体分散系、粗分散系。分子和离子分散系是指分散相的粒子直径小于1纳米,位于1到100纳米之间的 是胶体分散系,大于100纳米的就是粗分散系。
什么是相?什么是分散系?什么是均相,什么是非均相?
相 #xiāng 内容太多放不下,自己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37.htm
分散系:
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散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而连续介质称为分散介质。例如食盐水溶液,食盐是分散体系又分为均相分散系和多相分散系。低分子溶液与高分子溶液为均相分散系。溶胶与粗分散系为多相分散系。
分散体系的某些性质常随分散相粒子的大小而改变,因此,按分散相质点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三类(表9-1):低分子(或离子)分散系(其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nm以下);胶体分散系(其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100nm之间);粗分散系(其粒子的线形大小在100nm以上)。三者之间无明显的界限。
一、粗分散系
在粗分散系中,分散相粒子大于100nm,因其粒子较大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即可观察到分散相的颗粒。由于其颗粒较大,能阻止光线通过,因而外观上是浑浊的,不透明的。另外,因分散相颗粒大,不能透过滤纸或半透膜。同时易受重力影响而自动沉降,因此不稳定。
粗分散系按分散相状态的不同又 分为悬浊液(固体分散在液体中——如泥浆)和*浊液(液体分散在液体中——如牛奶)。
二、低分子分散系
分散相粒子小于1nm,因分散相粒子很小,不能阻止光线通过,所以溶液是透明的。这种溶液具有高度稳定性,无论放置多久,分散相颗粒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下沉,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分散相颗粒能透过滤纸或半透膜,在溶液中扩散很快,例如盐水和糖水等。
三、胶体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即胶体溶液,分散相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属于这一类分散系的有溶胶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由于此类分散系的胶体粒子比低分子分散系的分散相粒子大,而比粗分散系的分散相粒子小,因而胶体分散系的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外观上胶体溶液不浑浊,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均不能辨别。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分散状态,不论在任何物质,只要以1-100nm之间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中时,就成为胶体。例如,氯化钠在水中分散成离子时属低分子分散系。而在苯中则分散成离子的**体,**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属胶体溶液。许多蛋白质、淀粉、糖原溶液及血液、淋巴液等属于胶体溶液。
英文:dispersion system
↗分散相
组分
↘连续相
例如: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
↓ ↓
连续相 分散相
相系分为两大类:
a. 均相物系:在连续相和分散相之间没有相界面。分离较难,如水-乙醇
b. 非均相物系:在连续相和分散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界面,机械分离过程,如油和水。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的种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