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狼疮肾炎的鉴定标准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狼疮性肾炎最新诊断标准是什么?(狼疮性肾炎的11条诊断指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狼疮性肾炎最新诊断标准是什么?
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颊部红斑 扁平或高起,在两颧突出部位固定红斑。
2.盘状红斑 片状高超皮肤的红斑,黏附有角质脱屑和毛囊栓;陈旧**变可发生萎缩性瘢痕。
3.光过敏 对日光有明显的反应,引起皮疹,从病史中得知或医生观察到。
4.口腔溃疡 经医生观察到的口腔或鼻咽部溃疡,一般为无痛性。
5.关节炎 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了个或更多的外周关节,有压痛,肿胀或积液。
6.浆膜炎 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脏病变 尿蛋白》0.5g/24h或+++,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神经病变 癫痫发作或精神病,除外药物或已知的代谢紊乱。
9.血液学疾病 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10.免疫学异常 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膦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三者中具备一项阳性)。
11.抗核抗体 在任何时间和未用药物诱发“药物性狼疮”的情况下,抗核抗体异常。
该诊断标准的11项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它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同时具备第7条肾脏病变即可诊断为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最新诊断标准是什么?
狼疮性肾炎
【概述】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轻者为无症状蛋白尿(<2.5g/d)或血尿,无水肿 、高血压;多数病例可有蛋白尿、红白细胞尿、管型尿或呈肾病综合征表现,伴有浮肿、高血压或肾功能减退,夜尿增多较常见;少数病例起病急剧,肾功能迅速恶化。多数肾受累发生于发热、关节炎、皮疹等肾外表现之后,重型病例病变常迅速累及浆膜、心、肺、肝、造血**和其它脏器组织,并伴相应的临床表现。约1/4的病人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对于生育年龄妇女有肾脏疾病时应常规检查与本病有关的免疫血清学指标。本病诊断大多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二、体检发现
急性期发热较常见;多数病人有贫血貌;面部蝶形红斑为特征性改变。可伴有关节红肿、脱发、皮疹、心脏杂音或心包积液、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不同程度浮肿或胸腹水等。
三、辅助检查
(一)尿常规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镜下血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尿。
(二)多数有中度贫血,偶呈溶血性贫血、血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多数少于100×109/L,血沉较快。
(三)免疫学检查:血清多种自身抗体阳性,γ-球蛋白显著增高,血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低补体血症,尤其在活动期。血红斑狼疮细胞阳性,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
(四)重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伴有可逆性的Ccr不同程度下降、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血白蛋白降低或肝功转氨酶增高;终末期狼疮性肾炎Ccr明显下降和血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
(五)影象学检查:B超示双肾增大提示急**变;部分病人合并肝、脾肿大或心包炎。
(六)肾活检可了解病理类型、病变活动性和决定治疗方案。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活检有助于确诊。
四、鉴别诊断
以肾病综合征起病而无明显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者,应排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有肺出血者应与Goodpasture综合征及小血管炎鉴别。
【治疗措施】
一、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肾活检资料。对于轻症系统性红斑
狼疮(如仅有皮疹、低热或关节症状等)和免疫血清学检查异常,若尿检正常、肾活检显示肾小球正常或轻微病变者,酌情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症状,一般无需用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密切追踪病情变化;若尿检异常、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系膜增生伴有节段性坏死、新月体形成及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者,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20~40mg/d),酌情加用细胞毒药物或雷公藤制剂。
二、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如高热、关节痛、无力和/或病变迅速累及浆膜、心、肺、肝、造血**和其它脏器组织)伴急性肾炎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活检显示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新月体性肾炎,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时,应给予标准激素治疗加CTX冲击治疗;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每日1.0g,静点3~5日为一疗程,继以中等剂量的强的松维持,必要时7~10天后可重复一次,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当上述方法效果欠佳或病情较重时,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不能用CTX者可试用环胞霉素A、霉酚酸酯等。伴有急性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容量、心力衰竭时应紧急透析,使其渡过危险期,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和争得时间。
三、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尿蛋白>2g/24h)者可用糖皮质激素,酌情加用细胞毒药物,雷公藤制剂与强的松合用亦有一定疗效;表现为无症状血尿者,可用雷公藤制剂(常规剂量或双倍剂量)或CTX治疗。有条件者最好根据肾脏病理类型选择用药。
四、呈肾病综合征者,但尿中红细胞不多,肾功能稳定,或肾活检显示膜型狼疮性
肾炎,应首选强的松0.8~1.0mg/kg.d,若2~4周后效果不佳时,加用CTX,若伴有肾功能减退,严重高血压,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增生明显或发生病理类型转变时,则应给予标准激素治疗加CTX冲击治疗。
五、对于固定不变的蛋白尿而无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者、或氮质血症而肾脏病理以
慢**变为主者,一般不要长期用强的松和细胞毒类药物治疗。
六、终末期狼疮性肾炎按慢性肾衰处理。
七、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饮食、利尿、降血压、抗凝和防治各种并发症等,应根
据患者的病情参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
八、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可提高疗效、减少症状和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红斑狼疮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红斑狼疮会导致的并发症如下:
1、消化道损害
红斑狼疮伴有的消化道损害,大多表现为食欲减退的症状。
很多病人还伴有便秘、腹胀,有的则出现恶心、脐周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
此外,腹水与狼疮性腹膜炎、肠系膜炎有一定关系,也有的红斑狼疮与狼疮性肾炎低蛋白血症有关。
2、胰腺炎
红斑狼疮狼疮引起的胰腺炎在患者中较为少见。
此种情况与胰腺血管有关。
3、血管炎
双手双足可出现大量瘀点,为免疫复合物聚积成大分子堵塞微小血管引起的栓塞性小血管炎和末梢坏死性小血管炎,并能引起指端,趾尖凹陷、溃疡、坏死。
极少数患者可引起足背动脉闭塞性脉管炎,伴有剧烈的疼痛。
扩展资料
红斑狼疮的概述
红斑狼疮(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
红斑狼疮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深在性红斑狼疮(LEP)、新生儿红斑狼疮(NLE)、药物性红斑狼疮(DIL)等亚型。
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盘状红斑狼疮
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加深,略高于中心。
**色淡,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故名盘状红斑狼疮)。盘状皮损在日光暴晒或劳累后加重。
2、亚急性皮肤性红斑狼疮
皮肤损害有两种,一种是环状红斑型,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红斑,呈环状、半环状或多环状,暗红色边缘稍水肿隆起,外缘有红晕,**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面部及躯干;
另一个类型是丘疹鳞屑型,皮损表现类似银屑病,为红斑、丘疹及斑片。
两种皮损多数病例单独存在,少数可同时存在。
皮损常反复发作,绝大多数患者均有内脏损害,但严重者很少,主要症状为关节痛、肌肉痛、反复低热,少数有肾炎、血液系统改变。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各类型中最为严重的一型。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即有多系统损害表现,少数病人由其他类型的红斑狼疮发展而来。
部分病人还同时伴有其他的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形成各种重叠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错综复杂,且多较严重,可由于狼疮肾炎、狼疮脑病及长期大量使用药物的副作用而危及患者生命。
4、深部红斑狼疮
又称狼疮性***,同样是中间类型的红斑狼疮。
皮肤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组织,其大小、数目不定,表面肤色正常或淡红色,质地坚实,无移动性。
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最常见于颊部、臀部、臂部,其次为小腿和**。
5、药物性红斑狼疮
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面部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可有浆膜炎。ANA、抗组蛋白抗体、抗ss-DNA抗体等可为阳性。
如何诊断红斑狼疮?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累及,皮肤,肾脏和心血管。如果明确诊断为红斑狼疮了,就需要进一步检查狼疮是否处于活动期,是否已经累及了其他脏器,再对症治疗,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即少吃辛辣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少吃甜食,少吃“发物”,平时多食富含维生素A/C/F和纤维素的食物。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什么是狼疮性肾炎?有什么症状?
狼疮出现肾脏损害时称为狼疮肾炎(LN)。大约70%的SLE有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狼疮肾炎(LN)起病可隐袭也可急骤,症状可轻可重。狼疮性肾炎累及的症状几乎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肾血管损害的一系列症状,水肿很常见,1/6的患者在确诊时有肾功能不同程度的下降。按其临床症状可分以下几型:
(1)轻型:即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型,本型占30%~50%,临床较常见。临床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和(或)血尿,而无水肿高血压等尿蛋白小于1g/d,肾功能正常。病理多为系膜增生型或局灶节段型狼疮性肾炎,预后良好。
(2)急性肾炎综合征型:较少见,临床表现如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起病急有一定程度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可有水肿、高血压,偶可发生急性肾衰。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型:较少见,临床上酷似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常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可有水肿,常无高血压或仅有轻度高血压,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在短期内迅速恶化,数周或数月则发展至尿毒症。病理改变常为严重的弥漫增生型、新月体肾炎或有伴严重的血管炎。
(4)肾病综合征型:最常见约占60%病人起病呈肾病综合征表现。即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可有明显水肿,但不一定有血胆固醇升高。狼疮性肾炎的肾病综合征常有两种情况,一种单纯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血尿无或少,无高血压或仅有轻度高血压,此类型病变发展缓慢,肾功能在长时间保持稳定,病理多为膜型狼疮性肾炎另一种除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外,伴有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多数可于2~3年内发展至尿毒症,病理常为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
(5)慢性肾炎综合征型: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病程长,迁延不愈发展至尿毒症。病理常为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
(6)肾小管综合征型:少见,表现为慢性间质、小管损害,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高血压、尿酶增高、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以远端肾小管损害多见,可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肾小管酸中毒。此型常与其他类型合并存在。
临床“寂静”型:没有肾脏损害的任何症状体征,尿液检查*性,但肾脏病理显示有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的终末期,可发生尿毒症鶒此时患者的狼疮活动表现可不明显。
(7)抗磷脂抗体型:抗磷脂抗体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小动静脉血栓及栓塞,血小板减低及流产倾向,可合并较大肾血管血栓栓塞,肾毛细血管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引起肾功能损害,特别是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于无此种抗体的病人。有报道此型中8.4%病人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高血压相并存。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是什么?
狼疮性肾炎是什么?严重吗???我该怎么办呢?
狼疮性肾炎这种情况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了肾脏,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出现多系统的损害,需要应用激素和免疫***进行治疗,大部分的激素需要根据尿蛋白的情况选择。
狼疮性肾炎的常见表现都有哪些?
(1) 狼疮性肾炎早期,无明显的肾脏受累表现,仅有尿常规异常。 (2)经过一段时间,可出现轻微的蛋白尿及镜下血尿,肾功能表现正常。 (3)中期出现大量的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 (4)后期可能会出现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大部分患者至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