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产物的质量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只能够增加,而反应物的质量只能够减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只能够增加,而反应物的质量只能够减少?

其实这里要考虑一个化学平衡的问题的,一个平衡反应,如果在平衡点,那么生成物不增加,反应物也不减少。如果过了平衡点,那么反应物反而要增加,生成物要减少,也就是平衡逆向移动。不过你说的是一般情况,就是从反应的起始时间考虑,这时肯定没有达到平衡,所以……
所以你的命题本身就不是严密的,在平衡反应中连哪边是反应物哪边是生成物都是人为规定的,哪有什么“只能”。

化学中元素质量比怎么计算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只能够增加,而反应物的质量只能够减少?

化学中元素质量比=**个数比乘以相对**质量比。

一、计算H2O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氢元素的质量=1×2(氢元素的相对**质量是1,H2O中氢元素有两个)=2;

氧元素的质量=16×1(氧元素的相对**质量是16,H2O中氧元素有一个)=16;

氢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2:16=1:8。

二、瓦锡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述》一书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分为4类:

1.属于气态的简单物质,可以认为是元素:光、热、氧气、氮气、氢气。

2.能**和成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硫、磷、碳、**基、氢氟酸基、硼酸基。

3.能**和成盐的简单金属物质:锑、砷、银、钴、铜、锡。铁、锰、汞、钼、金、铂、铅、钨、锌。

4.能成盐的简单土质:石灰、苦土、重土、矾土、硅土。

扩展资料: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同一族中的金属从上到下的熔点降低,硬度减小,同一周期的主族金属从左到右熔点升高,硬度增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量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元素

怎么求出化学方程式中的元素质量

元素周期表可以查询,一般来说简单元素质量都是它的序数2倍

为什么质量变多是生成物,质量变少就是反应物??请详细解答不要两句

当化学反应没有开始之前,生成物的质量为零;当化学反应开始后,就产生了生成物,生成物的质量就一定大于零了,即生成物的质量增加了。因此,质量变多的是生成,质量变少的就是反应物。

化学的质量比怎么求?化学的计算质量分子怎算?

1、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分子中各**的相对**质量之和之比。
例如:二**碳(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12:(16*2)=3:8
2、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的相对**质量的总和,用符号Mr表示。
例如: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2+16*4=98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元素总质量之比。
例如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Fe的相对**质量*Fe的**数)/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100%=(56*2)/160*100%=70%

化学中有个原则:在化学计算题中,计算产物的质量时,需要用某一个反应物的量来计算,而不能根据某一产物

这句话是错的
因为有些时候反应物是过量的,如果此时以反应物计算就不准确了

正确的说法是:在化学计算题中,计算产物的质量时,需要用某一个产物的量来计算去计算另一产物的量,而不能根据反应物物的量

望采纳,谢谢

质量的计算公式

m(质量)=p(密度)V (体积)

m(质量)=G(重力)/g(9.8N/kg)

例一个长方形铅块长Α宽Β高Ρ,查表得密度ρ,则质量m=Α×Β×Ρ×ρ。

M指的是质量,单位为克(g);P为密度,单位克每立方米(g/cm³);V为体积,单位为立方米(cm³)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摩尔质量(molar mass),用符号M表示。当物质的量以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上等于该物质的**质量或分子质量。

对于某一化合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物质的质量则随着物质的量不同而发生变化。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molar mass),用符号M表示。(摩尔质量=式量,单位不同,数字相同)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扩展资料来源

物质的量是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科学上把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²³)个粒子的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叫摩尔。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关于摩尔的定义有如下两段规定:“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碳—12的**数目相等。”

“在使用摩尔时应予以指明基本单元,它可以是**、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上两段话应该看做是一个整体。0.012kg碳12所包含的碳**数目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A),实验测得的近似数值为NA=6.021687126645×10²³。摩尔跟一般的单位不同,它有1个特点:

它计量的对象是微观基本单元,如离子,而不能用于计量物质。

1mol它以阿伏加德罗数为计量单位,是个批量,不是以个数来计量分子、**等微粒的数量。也可以用于计量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

例如,用摩尔计量硫酸的物质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²³个硫酸分子。摩尔是化学上应用最广的计量单位,如用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溶液中的计算,溶液的配制及其稀释,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及热化学中都离不开这个基本单位。

摩尔质量是物质的质量除以物质的量,单位是克每摩尔,摩尔体积是物质的体积除以物质的量,单位是立方米每摩尔。过去常用的克**量、克分子量、克分子体积应废除。

摩尔质量、摩尔体积是物质的量的导出量,应用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对于同一物质规定的基本单元不同,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就不同。

虽然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很大的数值,但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使用起来却非常方便,它就像一座桥梁将微观粒子同宏观物质联系在一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摩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