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遥感如何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乔木、灌木、针叶林、阔叶林、硬叶林等几种植物类的区别?加上分布状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乔木、灌木、针叶林、阔叶林、硬叶林等几种植物类的区别?加上分布状况!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 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常见灌木有玫瑰、杜鹃、牡丹、小檗、黄杨、沙地柏、铺地柏、连翘、迎春、月季、荆、茉莉、沙柳等。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 是 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包括常绿和落叶,耐寒、耐旱和喜温、喜湿等类型的针叶纯林和混交林。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和松树等属一些耐寒树种组成。通常称为北方针叶林,也称泰加林。其中由落叶松组成的称为明亮针叶林,而以云杉、冷杉为建群树种的称为暗针叶林。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是分布最靠北的森林,针叶林的北界就是森林的北界。在寒温带以外的地方,也生长着很多不同类型的针叶林,但是面积比起寒温带的针叶林要小很多。寒温带的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在泛指寒温带的针叶林。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地区,泰加林几乎从**的东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欧洲-西伯利亚的泰 北欧针叶林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纬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由于跨度太大,欧亚**的寒温带地区在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等有所不同。最西部的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年温差较小,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要有云杉等较喜*湿环境的树种。阔叶林:在与常绿阔叶林相对的**西部的**带地中海式气候区,分布着常绿硬叶林,常绿硬叶林也是由常绿落叶阔叶林阔叶植物组成的植被,但具有一些与常绿阔叶林不同的特征,并可以分布于气候条件比常绿阔叶林更加严酷的地区。落叶阔叶林是我国温带地区最主要的森林类型,构成群落的乔木树种多 落叶阔叶林是冬季落叶的喜光阔叶树,同时,林下还分布有很多的灌木和草本等植物。我国温带地区多为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光照充分,降水不足,适应于这些环境特点,多数树种在干旱寒冷的冬季,以休眠芽的形式过冬,叶和花等脱落,待春季转暖,降水增加的时候纷纷展叶,开始旺盛的生长发育过程。组成我国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有:栎属(Quercus)、水青冈属(Fagus)、杨属(Poplus)、桦属(Betula)、榆属(Ulmus)、桤属(Alnus)、朴属(Celtis)和槭属(Acer)等。很多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我国工农业生产较发达的地区,也是跟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森林类型,很多行道树和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等都是以这种森林类型为主。 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下的一种典型植被,在地中海沿岸多为栎圣栎(Quercus ilex)、栓皮栎(Q.variabilis)等、阿勒颇松(Pinus halepensis)、野茉莉(Styraxja ponica)、桧(Juniperus)类等,在南非好望角(Cape)地区多是山龙眼科植物,在澳大利亚是按树、木蓝类、含羞草类、山龙眼科植物,在加里福尼亚多为栎属、山龙眼科、蔷薇科等。
如何用遥感诊断植被的健康状况
用光谱仪采集数据,看红边位置,跟波谱数据库对照
在近年随着高光谱遥感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光谱数据分析技术中,植被“红边”位移现象是研究最多、成效显著的成果之一。“红边”定义为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最大值所对应的光谱位置,通常位于0.68~0.75µm之间。当绿色植物叶绿素含量高,生长旺盛时,“红边”会向波长增加的方向偏移,称“红移”。当植物由于受金属元素“毒害”、感染病虫害、污染受害或者缺水缺肥等原因而“失绿”时,则“红边”会向波长短的方向移动,称“蓝移”。因此,根据“红边”位移量可以精确地估计叶绿素含量或探测叶片的生化组分。其实早在二三十年前,研究者就发现生长在富含Cu,Mo等重金属元素土壤上的植物,受金属元素“毒害”影响,其光谱反射特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就是红边和绿峰会向短波区偏移10nm~20nm不等
如何用ENVI 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
打开ENVI,如果要进行非监督分类,在主菜单上选classification-〉unsupervised然后再选择非监督分类的方法,ISOdata或K-means,然后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open-〉new file选择要进行分类的图像,然后根据提示往下做……
要进行监督分类的话就要先在file下的open image file中打开要分类的图像,再图像窗口中的overlay菜单下选择region of interest,然后选择训练样本,完成后,在主菜单classification下选择supervised,再选择分类方法,然后根据提示继续进行……
根据图中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断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估计粮食作物的
C 根据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反应不同的地表事物,同一地物不同状态。选择C项。
红外线应用于遥感,利用了它的什么能力?
红外线传感:利用能感应目标辐射的红外线
植被的光谱特征是什么,简述遥感在植被研究的作用
植被光谱
植被在不同的波段,具有不同的吸收和反射光谱特征。在可见光波段内,在中心波长分别为0.45μm(蓝色)和0.65μm(红色)的两个谱带内为叶绿素吸收峰,在0.54μm(绿色)附近有一个反射峰。在光谱的中红外阶段,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主要被1.4μm、1.9μm和2.7μm附近的水的强烈吸收带所支配
中文名
植被光谱
性质
光谱
地面植物
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
快速
导航
结构
特征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在中心波长分别为0.45μm(蓝色)和0.65μm(红色)的两个谱带内,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摄入能量,在这两个叶绿素吸收带间,由于吸收作用较小,在0.54μm(绿色)附近行程一个反射峰,因此许多植物看起来是绿色的。除此之外,叶红素和叶黄素在0.45μm(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结构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

控制。健康绿色植物在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是反射率高(45%-50%),透过率高(45%-50%),吸收率低(<5%)。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μ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
本文标签属性:
种植物类:种植物类别 植物种植有哪些种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