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成为非标机械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机械设计师(我想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我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机械设计师,想能**设计一台设备的机械部分,可是不知道怎么走?

设计机床先学会机床电气控制、液压传动、PLC等、机械设计没问题了。就差不多了。

自动化设备机械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作为一个合格的自动化设备机械工程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技能。

机械工程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接受过机械理论的系统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至少机械专业大专毕业

我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机械设计师

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

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

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衫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能承受压力,能吃苦。

做机械设计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

1.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设计就是把基本的东西通过一些机构来叠加起来实现要求。

2.通过看机械设计手册,知道工作原理并考虑实现这些原理的方法。

3.具体学习:

(1)学习电机,减速机的选择计算方法,如何匹配。

(2)传动方式皮带,齿轮,链轮,联轴器等的计算设计选择。

(3)材料学要知道各零件用的材料,零件如何设计,汽缸油缸的计算设计选择以及相应的配件如何设计选择,轴承的选择、设计、计算等。

(4)最重要的是到装配、调试车间去实践。

扩展资料

设计分类

机械设计可分为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和变型设计3类。

1.新型设计

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

2.继承设计

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

3.变型设计

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机械设计

非标机械设计具体是什么?

轴承的分类滚动轴承的要求与分类,轴承的功用、应用及载荷方向

想应聘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电气设计工程师一职

首先你知道自己经验不足,这就很好,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个公司招聘目的是需要什么样的项目设计,能不能和你学的对上口,如果不对口,你就得选择另外的渠道,比如以实习的身份,进去了在找老总或者负责人谈谈,你希望干什么样的工作,对什么样工作感兴趣等等,工资不能谈的太高,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招标,你得知道标底,才能稳操胜券,总之要全面的考察下这个公司,然后参照自己的条件去选择你的目标。说了这么多废话,也不知道能帮到你不呵呵!

要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 需要学些什么?

1 .申请认证机械工程师申请人须有良好的职业行为,遵守道德规范,并提供以下有效文件:( 1 )大学***书;( 2 )外语证书;( 3 )计算机证书;( 4 )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合格证书;( 5 )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布的《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中所规定的一门课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6 )实际工作经历,专科毕业四年以上(非机械类需六年),本科毕业三年以上(非机械类需五年),同等学历者十五年以上,申请人必须有一年以上在生产、科研企业工作经历,并提供工作总结报告(由本人岗位上级写出工作业绩评语并需经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及公章证明)。2 .申请认证专业工程师除满足申请机械工程师认证条件外,需要取得专业工程师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并有两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实践。(详见各专业工程师考试要求)资格考试凡申请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的人员,必须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统一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资格考试每年 11 月份举行。凡申请专业工程师者,除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还须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的专业工程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登记注册及确认管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对已取得各类资格的人员实行登记注册制度。年度确认时重点考查其遵守机械工程师职业道德、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等状况。内容包括: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其中每年至少参加一门《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所含课程的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技术考察等。登记注册者需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或国家认可的继续教育证书及其它有效证明,向当地机械工程学会申请办理。年度确认工作自发证之日起,每三年进行一次,合格者在网上公布。资格认证上海地区资格认证和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由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上海市分中心负责申请认证的受理、对申请人所提交的文件进行验证、接受资格考试的报名、根据考试大纲组织辅导培训、在上海地区开展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04年度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结果公布上海地区18人榜上有名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从2004年3月起通过“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业绩考核及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2004年度的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于2004年11月20日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全国15个省市同时举行。上海市共有50人报名参加考试,合格者率达64%。在考试合格者中,有18人已经符合资格认证的各项条件,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审核,确认具备了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8月14日下午,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在科学会堂召开了上海地区首批颁证座谈会。18位同志领到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证书。目前2005年度考试报名工作已经开始,新一轮助学辅导班也已开学。

非标自动化行业需要学习那些知识?

机械的话多看看别人设计的东西,别闭门造车,另外机械的细节很重要,一点精巧的设计可以给机器加分不少。

做电控的,PLC是要学的,自动化的东西PLC稳定很多,

同时你也可以学一些PC编程方面的,例如C#之类的,PC编程出来的东西可以满足更多要求,例如数据处理这方面,其他的,例如伺服电机方面,PID。

机械行业种类太多,有些通用性机械设备相对还是好做一点,具体到各行业就很大不同了,各行业有各行业标准,也有国标。比如烟草机械,石油机械,化工机械等,太多了,我觉得想转行机械设计的话首先要考虑的是进入到那个行业。

然后机械设计的,还要懂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否则设计出来的东西要么现有工艺制造不出来或者说成本太高,那都是不可取的。不过机械行业就是一个经验积累。做的多了,经验丰富了,慢慢就NB了,但那时你却做不了几年要退休了。

不管产品设计也好,还是机械设计也好,前景与个人能力是相对应的。

什么是非标机械设计呢 最好能通俗的讲解讲解?

非标机械设计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非标设计的机械设备,与他相区别的就是标准化。
打个比方,比如说轴承,假如说标准的型号有内径10.内径20.内径30的,但是你需要内径25的,需要厂家根据你的要求设计的,类似于这种就算是非标设计

如何成为机械设计师

本书是美国大学本科机械设计课程的一本经典教材。全书分两篇。第1篇为基础篇,共8章,分别是:设计介绍,材料和工艺,运动与受力分析,应力、应变与挠度,静态失效理论,疲劳失效理论,表面失效和有限元分析。第2篇为机械设计篇,共9章,分别是:设计案例研究,轴、键与联轴器,轴承与润滑,直齿圆柱齿轮,斜齿轮、锥齿轮和蜗轮蜗杆,弹簧设计,螺纹与紧固件,焊接,离合器与制动器。

本书特别强调综合设计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除了传统的解析与图解分析计算方法外,还加入了有限元方法,并在本书网站中提供了多个计算机辅助分析的程序,从而突出现代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本书开设的网站提供了原作者的课程讲座演讲视频、应力分析视频、常用机械零件例子视频和工作机械的视频等。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和自学人员更加直观地理解书本上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国内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机械基础教学或设计的其他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本书结合原版教材也可以作为双语教材使用。

编辑推荐

培生公司首位畅销的机械设计教材

双色精装美国经典畅销图书全新改版

美国大学本科机械设计课程经典教材

机械工程师及机械专业学生必读宝典

译者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国家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罗伯特・诺顿(R. l. Norton)在美国东北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和工业技术本科学位、在塔夫斯大学获得工程设计硕士学位,并在伍斯特理工学院(WPI)被授予(荣誉)工学博士。他是马萨诸塞州的注册专业工程师。有超过50年的工程设计和制造经验;在东北大学、塔夫斯大学和WPI,有超过40年的在机械工程、工程设计、计算机科学和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从1981以来,诺顿是WPI的专职教师,他目前还是密尔顿P.希金斯二世的杰出名誉教授。自1970以来,他是诺顿联合工程顾问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成员。2007年,他被推选为由教育发展与支持理事会(CASE)和***教学进步基金会共同创设的全美教学大奖的年度教授。

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横截面性质

基本形状质量性质

第1篇基础篇

第1章设计介绍

1.1设计

1.2典型设计过程

1.3问题的提出与计算

1.4工程模型

1.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

1.6工程报告

1.7安全系数和设计规范

1.8统计考虑

1.9单位

1.10小结

1.11参考文献

1.12网上资料

1.13参考书目

1.14习题

第2章材料和工艺

2.0引言

2.1材料性能定义

2.2材料性能的统计性质

2.3均匀性和各向同性

2.4硬度

2.5涂层和表面处理

2.6常用金属材料的特性

2.7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2.8材料的选择

2.9小结

2.10参考文献

2.11网上资料

2.12参考书目

2.13习题

第3章运动与受力分析

3.0简介

3.1自由度

3.2机构

3.3自由度(运动能力)的计算

3.4常见单自由度机构

3.5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3.6平面四杆机构分析

3.7曲柄滑块机构分析

3.8凸轮机构设计和分析

3.9力分析的载荷分类

3.10自由体图

3.11载荷分析

3.12二维静态载荷案例研究

3.13三维静态载荷案例研究

3.14动载案例研究

3.15振动加载

3.16冲击载荷

3.17梁载荷分析

3.18小结

3.19参考文献

3.20网上资料

3.21参考书目

3.22习题

第4章应力、应变与挠度

4.0引言

4.1应力

4.2应变

4.3主应力

4.4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

4.5莫尔圆

4.6作用应力与主应力对比

4.7轴向拉伸

4.8直接剪应力、直接挤压

4.9梁与弯曲应力

4.10梁挠度

4.11卡氏法

4.12扭转

4.13组合应力

4.14弹簧系数

4.15应力集中

4.16轴向压缩――压杆

4.17圆筒的应力

4.18静态应力和变形分析的

4.19小结

4.20参考文献

4.21参考书目

4.22习题

第5章静态失效理论

5.0引言

5.1静加载下韧性材料的失效

5.2脆性材料在静载下的失效

5.3断裂力学

5.4使用静态载荷失效的理论

5.5静态失效案例研究分析

5.6小结

5.7参考文献

5.8参考书目

5.9习题

第6章疲劳失效理论

6.0引言

6.1疲劳失效机理

6.2疲劳失效模型

6.3机械设计的考虑

6.4疲劳载荷

6.5测量疲劳失效准则

6.6估算疲劳失效准则

6.7缺口与应力集中

6.8残余应力

6.9高周疲劳设计

6.10单向对称应力设计

6.11单向波动应力设计

6.12多向应力疲劳设计

6.13高周疲劳设计的一般方法

6.14疲劳设计案例研究

6.15小结

6.16参考文献

6.17参考书目

6.18习题

第7章表面失效

7.0引言

7.1表面结构

7.2表面配副

7.3摩擦

7.4粘着磨损

7.5磨粒磨损

7.6腐蚀磨损

7.7表面疲劳

7.8球面接触

7.9圆柱面接触

7.10一般接触

7.11动态接触应力

7.12表面疲劳失效模型――动态接触

7.13表面疲劳强度

7.14小结

7.15参考文献

7.16习题

第8章有限元分析

8.0引言

8.1有限元方法

8.2单元类型

8.3网格划分

8.4边界条件

8.5施加载荷

8.6测试模型(验证)

8.7模态分析

8.8案例研究

8.9小结

8.10参考文献

8.11参考书目

8.12网上资料

8.13习题

第2篇机械设计篇

第9章设计案例研究

9.0引言

9.1案例8便携式空气压缩机

9.2案例9干草捆卷扬机

9.3案例10凸轮试验机

9.4小结

9.5参考文献

9.6设计项目

第10章轴、键与联轴器

10.0引言

10.1轴上载荷

10.2轴上零件与应力集中

10.3轴的材料

10.4轴的功率

10.5轴的载荷

10.6轴的应力

10.7组合载荷作用下轴的失效

10.8轴的设计

10.9轴的变形

10.10键和键槽

10.11花键

10.12过盈配合

10.13飞轮设计

10.14轴的临界转速

10.15联轴器

10.16案例研究

10.17小结

10.18参考文献

10.19习题

第11章轴承与润滑

11.0引言

11.1润滑剂

11.2黏度

11.3润滑的类型

11.4滑动轴承材料组合

11.5流体动压润滑理论

11.6流体动压轴承的设计

11.7高副接触

11.8滚动轴承

11.9滚动轴承的失效

11.10滚动轴承选型

11.11轴承安装细节

11.12特殊轴承

11.13案例研究

11.14小结

11.15参考文献

11.16习题

第12章直齿圆柱齿轮

12.0引言

12.1齿轮啮合理论

12.2轮齿的参数命名

12.3干涉与根切

12.4重合度

12.5轮系

12.6齿轮制造

12.7直齿圆柱齿轮的载荷

12.8直齿圆柱齿轮的应力

12.9齿轮材料

12.10齿轮传动润滑

12.11直齿圆柱齿轮设计

12.12案例研究

12.13小结

12.14参考文献

12.15习题

第13章斜齿轮、锥齿轮和蜗轮蜗杆

13.0引言

13.1斜齿轮

13.2锥齿轮

13.3蜗杆机构

13.4案例研究

13.5小结

本章使用的重要公式

13.6参考文献

13.7习题

第14章弹簧设计

14.0引言

14.1弹簧刚度

14.2弹簧类型

14.3弹簧材料

14.4螺旋压缩弹簧

14.5静载荷作用下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

14.6疲劳载荷作用下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

14.7螺旋拉伸弹簧

14.8圆柱螺旋扭转弹簧

14.10案例分析

14.11小结

14.12参考文献

14.13习题

第15章螺纹与紧固件

15.0引言

15.1标准螺纹形式

15.2传动螺旋

15.3螺纹上的应力

15.4螺纹紧固件的类型

15.5螺纹紧固件的制造

15.6标准螺栓和机用螺钉强度

15.7拉伸下紧固件的预紧力

15.8连接刚度系数确定

15.9预紧力控制

15.10紧固件的剪切

15.11设计案例设计空气压缩机的头螺栓

15.12小结

15.13参考文献

15.14参考书目

15.15习题

第16章焊接

16.0引言

16.1焊接过程

16.2焊接接头和焊缝类型

16.3焊接接头设计原则

16.4焊缝的静载荷

16.5焊缝的静强度

16.6焊缝的动载荷

16.7焊缝线处理

16.8偏心受载的焊接模式

16.9机器中焊件设计注意事项

16.10小结

16.11参考文献

16.12习题

第17章离合器与制动器

17.0引言

17.1制动器和离合器分类

17.2离合器/制动器的选择和规格

17.3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材料

17.4圆盘摩擦离合器

17.5盘式制动器

17.6鼓式制动器

17.7小结

17.8参考文献

17.9参考书目

17.10习题

附录A材料性能

附录B梁的表格

附录C应力集中系数

附录D部分习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