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十年前的白银市平川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平川的来历, 他是怎么来的?详细一点儿?(平川原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平川的来历, 他是怎么来的?详细一点儿?

  平川区是隶属甘肃省白银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中部偏北。平川区地形的总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总面积2106平方千米,人口19万(2010年)。
  平川区辖4个街道、4个镇、3个乡。[1] 平川是甘肃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年产优质原煤1200多万吨、发电量130亿度。平川是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陶土储量达40亿吨以上,墙地砖年产量近2000万平方米,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2009年,平川区获得了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2013年,平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7亿元[2]

白银市的历史有哪些?

平川的来历, 他是怎么来的?详细一点儿?

历史沿革
白银的由来 甘肃省白银是一个美好的名字。 白银市是一块宝地,早在汉代就有采矿业。据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松山之南,矿炉二十座”,采矿点30余处,开采人员盛时达三、四千之众,“日出斗金,集销金城”,官方在据市区10公里处凤凰山、火焰山、铜厂沟专设办矿机构“白银厂”。白银市缘此而得名。
历代白银
  白银历史悠久。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 文化遗址有16处之多。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西汉以后,境内置祖厉、鸇*、媪围三县,是白银地区建县之始。西魏至唐,属古会州之地。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为吐蕃所据有。北宋以后,又长期为宋、西夏、金争战的前沿。明置靖虏卫、会宁县。清置红水分县(今属景泰县)、打拉池分县(今属平川区)。至此,境内有4个县级行政单位。**以后,撤消打拉池分县,形成了靖远、会宁、景泰三县建制的格局。自汉开通丝绸之路后,白银就成为丝路的咽喉孔道和中西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桥梁。唐“贞观之治”时,会州“以足食故,更名粟州”“土贡驼毛、褐野马、革履、鞍毡、鹿舌、鹿尾”。“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说明白银物产丰饶,经济繁荣。白银地区贮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铅、锌、锰等矿物。**时期,白银是***人浴血奋战的地方之一。1936年10月,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在中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9年9月,白银解放。从此白银人民在中国***领导下,掀起了社会**建设**。经过近40年的峥嵘岁月,勤劳的白银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开拓出一片片绿洲,建成一座座现代化工厂,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社会发展生机勃勃,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对!你对甘肃省(白银)平川区.熟悉嘛?

平川简介 ­
平川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中部,地处北纬36°20'至37°00',东经104°26'至105°26'之间,海拔1540米(区**所在地)。辖7乡1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106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满、蒙等11个民族,总人口20万。(2004年) ­
区人民**驻地邮编:730913。代码:620403。区号:0943。 ­

­
行政区划 ­
  平川区辖4个街道、3个镇、4个乡:宝积路街道、电力路街道、兴平路街道、红会路街道、王家山镇、水泉镇、共和镇、宝积乡、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 ­
­
历史沿革 ­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66号)恢复白银市(地级)。将靖远县的宝积镇和宝积、水泉、共和、种田、复兴等53个乡划归白银市,设立平川区。 ­
  2000年,平川区辖3个街道、1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0642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宝积路街道 47311 电力路街道 10416 红会路街道 22607 王家山镇 16187 水泉乡 11277 陡城乡 20429 宝积乡 12361 共和乡 18478 黄峤乡 12165 种田乡 8054 复兴乡 7143  ­
资源环境 ­
【气候环境】本区地处欧亚**腹心地带,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东北有六盘山、东南有秦岭作屏障,因而降雨量少,气候较干燥,纯属干旱少雨的**性季节气候。年平均温度为8.2C,最高年均温度9.8C,冬夏温差较大。平均年降水量250毫米,蒸发量为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269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最长达170天。其总的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差较大,降雨量少,干旱多风。 ­
【自然资源】平川区境内资源丰富,能源充裕。境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有金、铜、锰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煤炭、陶土、花岗岩、石灰石、沸石、烧胀粘土、石英石、矿泉水等。境内煤炭总储量达11.37亿吨。陶土储量达20亿吨,是西北最大的陶瓷重镇。屈吴山矿泉水是经国家地质部鉴定的优质天然矿泉水,现已开采利用。宝积乡红沙浪地热水资源丰富。耕地面积26.32万亩,宜林地71.5万亩,宜牧地131.9万亩。 ­
正是依托平川区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位居甘肃第二的大型国有企业——靖远煤业有限公司以科技兴煤战略使企业迅猛发展。其主导产品陇上精品——晶虹煤1号、2号、3号产品,长期出口东南亚,成为目前甘肃最大的煤炭基地和主要的出口煤基地。 ­
西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靖远第一、第二发电公司,位于区境旱平川,为国家“七五”重点工程,是连结陕、甘、宁、青电网的主力火电厂之一。第二发电有限公司是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中外合资企业。投资24亿元的靖电三期工程和投资11亿元的魏家地**发电厂目前已进入建设阶段。 ­
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已手工烧制排水用的瓷筒,明清时期在境内的磁窑地区陶瓷业发展曾鼎盛一时。靖远陶瓷厂作为市内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发展了五十年,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陶瓷生产知识和操作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有新乐雅、陇烨陶瓷等十余家民营陶瓷企业,主要产品有水晶哑光地砖和内外墙砖、日用精品陶瓷、中高档卫生洁具瓷、仿古瓷等品种。 ­
平川区形成区内四大特色农业——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西甜瓜产业和蔬菜产业、以繁育优质玉米种子为主的种子业,“平川蜜”西甜瓜和“乾泰”种子已远销省内外。养殖业以牛、羊、猪、鸡为主,品种繁多的小杂粮也初具产业化规模,秦芄、车前子等野生中药材和石羊、狐狸等野生动物及天然森林、草场资源丰富。二毛裘皮、黑瓜子、大枣、发菜、甘草等土特产品质优良,久负盛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历史文化 ­
  平川区有一大批文化品位极高的旅游景点,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有省、地级文化保护点15个,其中缠州城、柳州城、打拉池古城、水泉堡、王进宝墓葬、黄湾汉墓、老庄汉墓、墩墩山烽燧、福寿山石刻、红山寺石窟等文化遗迹,自然风光以缠州怀古、大浪天险、神泉玉液、红山丹霞、屈吴春嶂、崖窑地灵、迭烈揽胜、龙凤呈祥等“平川八景”最为著名。区内有省级天然林保护区——屈吴山林场。1936年9月中国工农**一、四方面军在打拉池(今平川区共和镇**驻地)胜利会师,**会师彭总指挥部、水泉小堡子兵变战场遗址、卞家台***活动遗址等成为新的红色旅游景点,黄河文化生态游让人在感受厚重的平川文化同时,领略平川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 ­
历史悠久,文化流长------ ­
汉武帝时代,幸钠就有颤*县建制。1936年9月,中国工农**一、四方面军在打拉池(今共和乡**驻地)胜利会师。区内有省、地级文化保护点15个,多处文化遗址证明,平川属仰韶、马家窑类型文化。红山古寺、屈吴春障、黄湾石刻,月河晚照、康熙皇帝勅赠的奋威将军陕西提督加太子太保王进宝将军故墓五大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游人。 ­资源丰富,能源充裕------ ­
煤炭资源分布境内的整个西北部,总储量约11.37亿吨。还有砂金、铜、锰、石英石、沸石、烧胀粘土、花岗岩、陶土、石灰石等多种矿产资源。水资源不仅有丰富的**水,黄河也流经境内32公里,集水面积1.3万亩。土地面积广阔,有可耕地49.5万亩,现有耕地25.8万亩,宜利用开发的荒地,荒坡85.3万亩,宜林地71.5万亩,宜牧地131.9万亩。区内的二毛裘皮、黑瓜籽、西瓜、黄河蜜瓜、大枣、发菜、甘草等土特产品,质地优良,久负盛名。境内有设计规模为年产煤炭606万吨的大型国有企业——靖远矿务局、西北最大的陶瓷基地——靖远陶瓷厂和国家“七五”重点工程、设计能力200万千瓦的西北最大火力发电厂——靖远电厂。煤电连襟,使平川成为甘肃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
交通便利,通讯快捷------ ­
我中心距打拉池飞机场20公里,距兰州中川机场百余公里。白宝铁路和王家山、红会煤矿专用铁路贯穿全境,国道109线、省道308线境内交错,市郊公共汽车已全面开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铁通,网通,全部都有服务网点,住宅区实现宽带上网。
最后说明一点,这是09年的版本!

甘肃的行政区划

甘肃省行政区划表地级行政区车牌代码 电话区号 邮政编码 面积(k㎡) 县级行政区兰州市甘A09317300001.33万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 嘉峪关市甘B09377351000.29万峪泉镇、文殊镇、新城镇金昌市甘C09357371000.89万金川区、永昌县白银市甘D09437309002.12万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天水市甘E09387410001.44万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酒泉市甘F093773500016.8万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瓜州县、金塔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张掖市甘G09367340004.09万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武威市甘H09357330003.32万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定西市甘J09327430001.96万**区、通渭县、陇西县、漳县、渭源县、岷县、临洮县 陇南市甘K09397460002.79万武都区、宕昌县、两当县、徽县、成县、西和县、礼县、康县、文县平凉市甘L09337440001.13万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庆阳市甘M 0934 745000 2.71万 西峰区、正宁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庆城县、镇原县、环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甘N 0930 731100 0.8万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甘P09417470004.02万合作市、夏河县、玛曲县、舟曲县、碌曲县、迭部县、临潭县、卓尼县  《甘肃省行政区划》

南阳的旅游景点哪些是在平川的,不用爬山就可以游玩

北武当、红山寺、崛吴山、王进宝将军墓

平川区的行政区划

2016年,平川区辖4个街道、4个镇、3个乡:长征街道、电力路街道、兴平路街道、红会路街道、王家山镇、水泉镇、共和镇、宝积镇、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 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偏北,区**所在地西南距白银市93公里,距省城兰州185公里。地处东经104°24′~105°51′,北纬36°18′~37°00′之间。平川区面积21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的0.36%。区**驻地宝积镇向阳村。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是1985年随白银市恢复建立而成立的市辖区。距兰州市130公里,东与会宁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北部均与靖远县相连,西与景泰县为邻, 平川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山东端,秦祁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地质构造主要为向西北方向收敛、向东南方向撒开的帚状旋转构造体系,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其中以加里东运动最为强烈,表现为强烈的沉降和局部的升起。新生代第四纪时期以来,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地层分带性明显,发育完整,成因类型也比较复杂。第四纪沉积物的发育属于陆相沉积,包括河流冲积相,塬梁地区风成黄土,山前洪积相及断陷带内的冲洪积相等四种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下的沉积物。区境内地质构造自远古代前寒武系至新生代第四地层均有出露,以第四系覆盖面积最大。已探明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淘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黄家洼山及屈吴山前有寒武系的加里东中期花冈闪长岩、奥淘系灰岩、大理石、侏罗系的烁岩出露。 平川区地处欧亚**的中心腹地,东北有六盘山、东南有秦岭作屏障,东南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因而降量少,气候干燥。北近腾格里大沙漠,地域开阔,无高山阻隔,西伯利亚寒流易于入侵,故冬季寒冷且长,风沙霜冻危害频繁。境内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形成东南、西北两个不同的气候带。平川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干旱多风。平川区年平均温度8.2°C,最高年平均温度9.8°C,最低年平均温度7.9°C;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为21.3°C;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平均为-8.6°C;极端最高气温达34.1°C,极端最低气温-23.2°C。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最长达170天;霜冻初日为9月30日,平均终日为5月11日。海拔最大相对高差1511米,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形成四个不同的气候区。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搬迁补偿

一、地理概况

刀棱山地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北部地理坐标104°48′-104°55′,北纬36°41′-36°48′,国际分幅编号为J-48-114-D(1:50000),行政规划隶属白银市平川区。平川区是靖远煤业公司所在地,煤矿资源极为丰富,是甘肃省重要煤炭工业基地之一。

该区属温带**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平均250毫米,年蒸发量1700多毫米;最高气温(7月)高于30℃,最低气温(1月)可低于-25℃;日温差可达18℃-20℃;春季是风季,风力一般为5-6级,最大风力可达8级,风向以北西向及北东向为主。

二、区域地质概况

测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东段,祁连山褶皱系是横贯中国中部呈近东西向的秦祈昆巨型褶皱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是祁连山褶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元古宙时期经历裂解汇聚和强烈地变形;显生宙早古生代板块离散聚合和沟-弧-盆体系及蛇绿岩缝合带形成;晚古生代陆内板块演化的断块差异升降;中生代多次激发性的断块运动,由断陷而形成一系列北西向山间盆地和山前拗陷,这些盆地的生成和发展与与祁连山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有关。

三、地层

测区主要出露的地层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以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出露最好。

四、构造

测区经历过数次构造运动,褶皱、断裂构造分布广泛,尤其是由中生代岩系组成的褶皱非常发育,其主要特真:

一)褶皱

1、 加里东期褶皱,多为复向斜和复背斜,规模巨大,其长度可达几十公里至上百公里,大致显平行排列。

2、 海西-印支期褶皱,均属开阔不对称褶皱,其方向性不强,并多见短轴背斜。

3、 燕山期褶皱,均属开阔的平缓褶皱,以向斜为主,核部产状水平。



二)断层

测区内断层相当发育,主要有走向断层和斜向断层两大类型。

1、 走向断层,大都属逆断层,规模巨大,延长可达50公里以上,控制着测区内地壳的基本构造骨架。

2、 斜向断层,均显平移性质,与区域构造线大体正交,规模不大,一般不及5千米。

三)节理

区内节理构造在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中均有发育。

五、地壳演化

测区古生代以来的历史分为:早古生代阶段、晚生代阶段以及新生代三个阶段。

1、 早古生代(加里东期)

测区早古生代的地质记录主要出露于测区北部,据研究,时代为早志留纪,并认为早古生代是本区构造强烈活动时期,岩浆活动频繁,并伴有区域变质作用和强烈褶皱作用,反映了祁连山经历了一个由**裂开到大洋化到洋盆扩张到俯冲消减再到沟、弧、盆体系形成和完善再到洋盆收缩闭合最后到碰撞造山的全过程。

2、 晚古生代

由于祁连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测区乃至整个祁连山褶皱系的大地构造属性,使测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演化阶段。

3、 中、新生代

测区在印支运动后,地壳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这时期:构造的活动性又开始增强,印支运动造成三叠系与侏罗系间的明显角度不整合;其次燕山运动造成中生界的褶皱及各系间的不整合接触。除此之外,中、新生代的断裂活动也较发育。

六、矿产

1、煤,主要煤系地层为石炭系和侏罗系。

2、陶土矿,主要陶瓷原料。

3、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