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具体排查步骤包括哪些内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哪五个方面(隐患治理的措施包括)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哪五个方面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重点行业和领域危险品生产危险品调查和管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隐患治理措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哪五个方面

二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三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资金。

四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时限。

五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预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安全生产隐患调查管理专项行动,由地方各级人民**统一领导,安全监督,监督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必要根据地区,行业和实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界定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要认真落实**行政主管责任制和企业法定代表制。各地区应采取措施,制定本通知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指导意见和区域安排,并落实到各生产经营单位和重点行业的其他有关单位,不得走死路。

(二)突出重点,强化督导。调查和管理隐患的特别行动应突出重点行业和高风险行业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各级地方人民**及其有关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

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政策,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预防能力。

(三)广泛发动,群防群治。要充分依靠和动员广大员工参与隐患的调查和管理。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紧紧依靠技术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知情权,参与和监督安全生产,全面组织员工,认真查找各种隐患,积极参与隐患管理。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各地区应以此隐患调查和管理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和事故危害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要有效消除重大威胁的隐患。要安全生产,还要落实根本原因。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五)广泛宣传,**监督。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宣传这一隐患的调查和管理专项行动,加强对**的监督和群众的监督,揭露经过调查和管理的单位。

扩展资料:隐患排查的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地方人民**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

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

隐患排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对象和范围为高危行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包括: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冶金、有色、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

道路交通、水运、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企业;渔业、农机、水利等单位;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近年来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单位。同时,通过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地方各级人民**的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和打击非法建设、生产和经营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隐患排查治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通知》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有哪些?

综述具体要看检查什么类型的工程、或者项目,例如采、掘、顶板隐患排查组:

1.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是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或有措施没有向全体操作人员进行贯彻。

2.回采工作面安全出口要保持畅通;回采工作面巷道严重失修,威胁行人和运输安全。3.保持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质量,杜绝出现歪扭、支撑力不够或失效柱。

4.回采工作面压力大时,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未达到规定数值或支架不完好。

5.加强掘进巷道变形速度的观测,掘进初期巷道变形速度达8mm/d,单位没有及时向矿有关部门及公司领导汇报;3天后巷道变形速度仍大于3mm/d没有制定相应加固措施。

6.加强掘、开工作面的整体支护,锚杆使用效果不好或数量不够,是否正确使用前探梁。

7.锚网支护巷道是否按矿井有关规定安设顶板离层仪,且按规定进行观测。

8.锚杆巷道后路支护是否完好有效,锚杆托盘是否出现脱落或锚杆失效现象。

9.巷道过地质构造带、应力集中区前,是否由技术部提供有关了详细的地质资料,设计人员是否依据资料及时修改支护参数或采取加固措施。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有哪些?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有: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缴纳等政策的执行情况。

4、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6、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7、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申报和监督管理情况。

安全隐患的分类:

1、特别重大事故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

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与方法有哪些?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

1、易燃易爆场所:生产车间、储存库房、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和场所。

2、“三合一”场所:人员住宿与生产、仓储或经营等使用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和场所。

3、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

4、**空间:使用性质为生产加工、旅馆、出租房、商场、市场、娱乐场所、库房、汽车库等的**空间。

5、影响火灾形势稳定的其他场所。

企业隐患排查的方法有:

⑴定期安全检查。定期检查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

(2)经常性安全检查。经常性检查则是采取个别的、日常的巡视方式来实现的。

(3 )季节性及节假曰前安全检查。由各级生产单位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

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由于节假日(特别是重大节曰,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前后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

(4)专业性安全检查。又称专项安全检查,是对某个专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 性检查。对危险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 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就是专业性安全检查。

(5)综合性安全检查。一般是由主管部门对下属各企业或生产单位进行的全面综合性检查,必要时可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由企业或车间工会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技术特长的职工代表进行巡视安全检查。重点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查单位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查工人安全生产权利的执 行情况;查事故原因、隐患整改情况;并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流程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