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惠州博罗石湾十年前的样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石湾镇的基本情况(石湾镇在哪个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石湾镇的基本情况
石湾镇辖区共有行政村15个:白狼城 阳 岔 姜清滩 大水沟 羊圈沟 火石山 旋水湾 高 川 史家坬 石 湾 沙 界 方 界 石仁坪 麻地沟 清水沟 所辖15个行政村,153个村民小组,3581户,总人口为17098人,其中城镇居民为261户,673人。 全镇2009年农村经济收益情况:农村经济总收入4081.3万元,其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3536.5万元。按照行业 划分:农业收入2049.3万元,林业收入51.6万元,工业收入93.2万元,牧业收入262.3万元,建筑业收入80.7万元,运输业收入390.8万元,商饮业收入212.4万元,服务业收入132.3万元,其他收入808.7万元;总费用(支出)为1055万元,其中生产费用777万元,净收入为3026.3万元。农民外出劳务收入2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77.7元。
石湾镇的历史文化
衡东县从1986年7月起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较大范围的文物普查和勘测工作。到1989年止,为时整整三年半,打开了**文物宝库。古遗址31处。经过考古专家对大批发掘出来的石器、陶片鉴定,双峰村大樟桥遗址均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
石湾镇的介绍
石湾镇的风土人情
皮影戏皮影戏俗称影子戏是一种以渔鼓说唱与纸型或牛皮影子相结合的摹拟戏。声腔分道情、四平、神仙腔、昆腔及小调五类。明代,用渔鼓伴唱,多为一人班;清代为二人班,增加锣鼓、课子、胡琴,一人打锣鼓,一人耍菩萨(影型),甲唱乙和,绘影绘声。影型镂花古朴、细腻,为民间剪纸雕刻艺术珍品。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剧本等都被吸收为影子戏桥路,剧目多达2000余出。乡里人家有喜庆,必请班子入户,演唱一出或数出连台戏,左右邻居围而观之,很是热闹。1966—1977年的十年文化大**期间,作为“四旧”禁演。1978年影子戏复起,1979年农村形成影子戏热,演出队伍由80多个增加到217个,演员400多人。1980年,湖南省在衡东举办全省皮影戏会演,衡东代表队的寓言剧《老鼠告状》和童话剧《哪吒闹海》获一等奖。冬至挂“风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冬至,全国各地都有过节的习俗。由于关注点不一样,方式便各显其异。广东人重视家人团聚,美美地吃上一顿;少数民族地区重视打糍粑,一次打上数十斤米或数百斤米,不算稀奇;衡东则重视挂“风肉”。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得称上10斤8斤猪肉,切成长形条块状,抹上淡淡的一点盐,挂在通风透气的北屋,任其自动风干。20多天后,长出一层薄薄的白霉,即成“风肉”。切成薄片,瘦肉鲜红有光泽,肥肉通明透亮,与风萝卜同炒,色彩诱人,味道香甜,很是可口。在春节的筵宴上,是一道极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同时,也有在这一天“风鸡”、“风鱼”的。“地菜子煮鸡蛋”同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类似,农历三月三,衡东有食用“地菜子煮鸡蛋”的习俗。民谚为: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据说吃了腰不痛。届时,县城里将会出现一道独特风景线:随乡入俗的饭店、宾馆,会作为风味小吃隆重推出,招徕顾客;菜市场,则有人会从田野采来并洗净后,扎成一小束一小束,供市民选用。家庭主妇的篮子里,则会比平常多出几把地菜子来;农村随处可采,农民是自采自用。 地菜子,又名荠菜。《诗·邶风·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性喜温和,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全草含荠菜酸、生物碱、氨基酸、黄酮类等成份。嫩株可作蔬菜,带花果的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主治**,尿血,崩漏,痢疾等症。近用治肾炎,*糜尿等症。半夜年饭“鸡冇叫,狗冇咬,半夜吃饭衡山佬。”这是形容我们这里吃年夜饭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大年二十九的下半夜,家家户户就起床操办起年夜饭来了。当大年三十刚过去几个小时,也就是大年二十九的下半夜,人们就已经吃过了年夜饭。这里的年夜饭不是守着“春晚”吃了,比“春晚”整整提早了15个小时。为什么半夜吃饭呢?据考证,因为过去穷人家都欠了点债,或地租,或高利贷。一年到头了,债主要来收债了,可还不起债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躲。可俗语又说,叫化子也要过年啊。穷人难道就连过年的权利也就没有了吗?于是只好**在大年三十天未亮之时,把年饭吃了,躲到外面去,任你债主上门来讨逼。天黑了,债主回家过热闹年去了,穷人们也就回在到了家中。把早上没有吃完的饭菜炒热再吃,谓之“投年”。所以过大年,只吃两餐又成了一风俗。现在人们再也不必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为躲债而外出了,这风俗现在慢慢退化。春节大年初一,一年的开始,拜年的礼节是少不了的。俗话说:“初一崽,初二郞”今天是儿子给长辈拜年的日子。清早起来,父母就摆好了果盘,端上了米酒,等着儿子们起床来行行拜年礼。过去拜年的礼节比较繁,要鞠躬作揖。现要简单多了,只要问候一声就行。酒是一定要喝的,叫“挂红”,大概是酒冲脑门心,脸部血管膨胀充血,满脸红光的缘故吧。脸红了,喻示一年红红火火,顺心顺意。喝完了父母的拜年酒,就要给左邻右舍的长辈拜年。东家进西家出,喝一杯酒,品一口茶,其乐融融,过去的矛盾、意见,纠纷冲突都在这串门拜年中消失,真是“新年一拜泯恩仇”啊。拜年还讲究一个“早”字,俗话说“拜年拜得早,吃个豆腐脑,拜年拜得迟,吃块萝卜皮”说的是早来拜年有好东西吃,来迟了就只好啃萝卜皮了。初一一般吃素。最常备的菜肴是北瓜和芋头,取“百事通达”和“遇事顺利”之意。现在习俗改了很多,大鱼大肉一样地吃。拜年也不讲究迟早了。也不讲究“初一崽初二郞”的顺序了。大家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回来过年,“家就是年,年就是家”,这个家既可以是父母家,也可以是岳母家。
为什么 这几年 老是受灾 不是地震就是 雪灾旱灾水灾 等等。。。谁能告诉 我 ??
根据近40年来,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析,大致可以排 出十大灾害如下:
1950年7月,淮河大水。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 涨,加上国民***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 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 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淮北地区受 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长江中下游、淮河 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 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 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 4755万亩, 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由 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 产。
1959一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1959年全国干旱范 围广,旱情严重;1960年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早情 重,春季又出现倒春寒;1961年旱情较重,冬小麦遭受“卡 脖旱”,北方冬麦区还遭受较重的于热风危害。所以农业生 产大幅度下降,连续二年没有完成国民经济计划,市场供应 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加上长期劳动紧张和疾病流 行,人口非正常死亡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净 减少1000万人。经济困难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 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1963年8月,海河大水。8月上旬河北省连续7天 下了5场暴雨,其中内丘县樟狐公社过程降水量2050毫 米,暴雨面积大,过程总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面积达 5560平方公里,淹没104个县市7294多万亩耕地,水库崩 塌,桥梁被毁,京广线中断,天津告急, 2200余万人受 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死亡8182人,受伤 51395人,倒塌房屋508万间。
1970年1月5日,通海地震。死亡15621人,受伤 26783人,倒塌房屋338456间。
1975年8月,河南大水。 7503号台风在福建**, 经江西南部、湖北,5至7日在河南省伏牛山麓停滞和徘徊 20多个小时,最大降水量1605毫米,使汝河、沙颖河、唐 白河三大水系各于支流河水猛涨,漫溢决堤,板桥、石漫滩 水库垮坝失事,造成特大洪水,毁房断路,人畜溺毙,灾情 极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死亡24.2万人,重 伤16.4万人,倒塌房屋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以上。由于“文化大**”***干扰和唐山地震的严重破 坏, 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比上年下降2.7%,使国民经 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1978一1983年,北方连续大旱。 1978年,全国出现 大范围干旱,受灾6.03亿亩,成灾2.69亿亩;1979年秋、 冬干旱范围大;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 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成灾1.87亿 亩;1981年春季北方冬小麦区雨水少5-7成,缺水人数达 2297万人,秋季雨水少4-9成,全国受旱3.85亿亩,成灾 1.82亿亩;1982年全国受旱3.11亿亩,成灾1.5亿亩; 1983年全国受旱2.41亿亩,成灾1.44亿亩。不少地区出现 干旱时间长、,范围广、灾情严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罕见 的大旱。缺水也成为北方的一大难题,己严重影响人民正常 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1985年8月,辽河大水。 8507、8508、 8509号台 风袭击东北地区,连降大雨,加上河道年久失修,洪水宣泄 不畅,辽河原有河道行洪能力为5000秒立方米,实际上洪 水仅2000秒立方米,但却造成该省中小河流决口4000多 处,致使60多个市、县, 1200多万人, 6000多万亩农田和 大批工矿企业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死230人,直接经济损失 47亿元,东北三省减产粮食100亿斤。 综上所述,近40年来我国的大灾害中,洪涝灾害排在 首位,共有5次,地震为3次,旱灾为2次。
石湾镇属于东莞吗?
不属于哦,属惠州的,石湾镇跟东莞石龙镇隔了一条江,不过这两个镇给人一种一脉相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