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区分极性共价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怎么区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别急清楚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怎么区分?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

怎么判断分子共价键是极性还是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怎么区分?

所谓离子键,就是通过电子得失(或转移)形成的*阳离子而形成的化学键.以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就称离子化合物.通俗点说,凡是一个化合物中有金属元素出现的基本就是离子化合物 比如说:NaCl就是离子化合物.还有上面你说的KCl,KBr等等 注意:铵盐也是离子化合物,它是一个特例.再说说共价键:**之间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是仅有共价键组成的化合物才叫共价化合物.(主意是仅有!) 打个比方:想NaOH这个化合物,OH-虽然是共价键组成的,但是Na和OH-之间却是离子间连接的,所以它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通俗点说共价化合物就是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比如说:HCl,水等等.像四氯化碳就属于共价化合物.整个分子中电荷分布均匀的,就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就是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一般就是为双**分子的单质 比如说:卤族的元素(氟,氯,溴,碘) 背化合价的时候肯定背到过.以上纯粹是手打,并非copy

化学里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判定方法,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极性键非极性键。它们都是建立在共价化合物的基础上的。极性即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极,所有不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都是极性的。如H-Cl,H-O-H。另外,AlCl3为共价化合物,当然其共价键是极性的。非极性是共用电子对不偏向某一方,所以只有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才是非极性的。如O=O,H-H。

怎样区分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一、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团形成;如SO4 2-,NO3-等。 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二、共价键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共价键的作用力很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如Pb—S 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 (3)配价键 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单独提供。如Zn—S键,共享的电子对由锌提供,Z:+ ¨..S:=Z n→S 共价键可以形成两类晶体,即**晶体共价键与分子晶体。**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之间有共价键联系着。在分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分子(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分子之间有分子间力作用着,在某些晶体中还存在着氢键。关于分子键精辟氢键后面要讲到。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别

怎样分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一、由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如氧气中O—O键就是非极性键

成因:由于两个成键**对共用电子对的作用力相同,所以共用电子对位于两**中间

存在:

1、非金属单质中,一定是非极性键

2、某些共价化合物中,过**氢(H—O—O—H)中的O—O键就是非极性键

3、某些离子化合物中,过**钠中的O—O键也是非极性键

二、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如氯化氢中H—Cl键是极性键

成因:由于两个**得电子能力不同,使共用电子对偏向得电子能力强的**一方,使这个**显负电,另外一个得电子能力弱的**则显正电.

存在:

1、共价化合物中都有极性键存在.如水(H—O—H)中的H—O键

2、离子化合物中,氢氧根、各种酸根、铵根中都存在极性键

扩展资料;

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或者说共价键是**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其本质是**轨道重叠后,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并不是只有非金属元素之间才有可能形成极性共价键,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也可以形成极性共价键(比如AlCl3),一般来说,只要两个非金属**间的电负性不同,且差距小于1.7,则形成极性键,大于1.7时,则形成离子键。

下面附属一些电负性差的值,便于大家选用:

常见元素电负性(泡林标度)

氢2.2锂0.98铍1.57 硼 2.04 碳 2.55 氮 3.04 氧 3.44 氟 3.98

钠 0.93 镁 1.31 铝 1.61 硅 1.90 磷2.19 硫 2.58 氯 3.16

钾 0.82 钙 1.00 锰 1.55 铁 1.83 镍 1.91 铜 1.9 锌 1.65 镓 1.81 锗 2.01 砷 2.18 硒 2.48 溴 2.96

铷 0.82 锶 0.95 银 1.93 碘 2.66 钡 0.89 金 2.54 铅 2.33

同种**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成键的**都不显电性。分子中电荷的分布是对称的,整个分子的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重合,这种分子叫做非极性分子,这种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N键)。

在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中,因为每个**所能提供的未成对电子数是一定的,一个**的一个未成对电子与其他**的未成对电子配对后,就不能再与其它电子配对,即,每个**能形成的共价键总数是一定的,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是定比定律(law of definite proportion)的内在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极性共价键 百度百科-非极性共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