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测量降水等级标准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降水量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降水量的等级标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降水量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降雨量等级是按照降雨量来划分的。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
中雨:24小时降雨量10~25毫米。
大雨: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
暴雨: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
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100~250毫米。
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带来的危害:
1、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大雨、暴雨造成的水过多或过于集中引起的。而特大暴雨还会引洪暴发、河流泛滥等。洪涝灾害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而且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施,甚至造**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2、涝渍灾害
涝渍灾害包含涝和渍两部分,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而渍主于**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水状态,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农生长,而形成渍灾。但涝和渍灾害在多数地区是共存的,有时难以截然分开,故而统称为涝害。渍涝灾害是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按照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等级可划分为( )级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分为11级:
小雨、小到中雨、中雨、中到大雨、大雨、大到暴雨、暴雨、暴雨到大暴雨、大暴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特大暴雨.
防汛部门、水文部门分为6级: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