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电机的级距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机的跨距,节距,极距各是什么意思?(电机极距和节距的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电机的跨距,节距,极距各是什么意思?
极距:一个极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极距=36/4=9(定子槽数为36,4极电机)
节距:一个线圈两边的中心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节距=极距(整距);节距极距(长距)
跨距:电机线圈的两个边所跨的槽数,如一个边在1槽另一边在第9槽,跨距为:1-9槽。
拓展资料:螺纹节距(t):是两个相邻螺纹轮廓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螺纹旋转1周,螺纹线在轴向上推进的距离(螺距n),以螺纹节距计量的倍数,称为顺向螺槽数,或称为螺纹头数。
单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螺纹节距;双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两倍螺纹节距;三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三倍螺纹节距
什么是电机的极距?
电机的极距是沿电枢表面相邻两磁极之间的距离。
转子铁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其几何角度为360度。从电磁角度看,一对N,S极构成一个磁场周期,即1对极为360电角度。电机的机对数为p时,气隙圆周的角度数为p*360电角度。
扩展资料:
工业电解槽的“极距”
所谓极距,是指*、阳两极之间的距离。在工业电解槽上,浸在电解质里的阳极表面都是阳极工作面,而槽底上的铝液实际上就是*极工作面。为了便于测量,一般取阳极底掌到铝液镜面之问的垂直距离作为极距,因阳极底掌不平,铝液表面不平稳,通常只取某一点或数点的代表值。
极距既是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区域,又是维持电解温度的热源中心,对电流效率和电解温度有着直接影响。
增加极距能减少铝的损失,会使电流效率提高。这是因为溶解在铝液镜面附近的电解质中的铝粒子和单价铝离子扩散和转移到阳极附近的距离增加,并且电解质的搅拌强度减弱的缘故。但是由于极距增加,槽工作电压也升高,会增加电能的消耗。
另外,电解质的热收入增多,温度升高又对电流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缩短极距可降低槽电压,节省电能,但是过度地缩短极距会使铝的损失增加,降低电流效率。
当槽电压恒定时,极距会受到炉底、阳极电压降和电解质电压的影响。当炉底、阳极电压降增高时,或电解质电阻变大时,极距就会被压缩。
工业电解槽的极距一般保持在4~5cm范围内。提高极距,则电解质电压降有所增大。根据实测,提高极距1mm,平均引起电压增加30mV。因此,在工业生产上宜在取得高电流效率的情形下保持尽可能低的极距,以便减少单位铝产量的电能消耗量。如果极距过度压低,则反而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绕组
电机的跨距,节距,极距各是什么意思?
1.电机的极距:一个极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极距=36/4=9(定子槽数为36,4极电机)2.电机的节距:一个线圈两边的中心在定子圆周上所跨的距离,用槽数计:节距=极距(整距);节距极距(长距)3.电机的跨距:电机线圈的两个边所跨的槽数,如一个边在1槽另一边在第9槽,跨距为:1-9槽供参考!
电动机的级距减一是不是就是节距?它们怎么看,请举例说下?
不一定,主要看是为了削弱几次谐波的。大多数的但相电机,其节距都是整距的。
而且有些电机的节距比极距小2,而不是1。
电动机定子绕组极距与节距的关系
一个线圈的两个边所跨定子圆周上距离称为节距,一般用槽数计算。节距应接近极距。节距等于极距的绕组称为整距绕组,节距小于极距的绕组称为短距绕组,节距大于极距的绕组称为长距绕组。常用的是整距和短距绕组。
设极距为a, 定子槽数为z, 极数为p 则有a=z / p
以上计算为三相异步电机
异步电机绕组节距比如何计算
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所跨定子圆周的距离称为节距,一般也用定子上的槽数来表示,如某一个线圈的一个有效边嵌放在第一糟,另一有效边放在第六糟,则其节距y=6-1=5.节距Y应接近于极距 节距约等于极距= Z1
—
2P
怎么算电机的跨距
有好多的了三相和单相又不一样,大概三相电机的级数多些,有2级2880转,四级1440转。六级960转八级480转。。。都是每分转速。要是从电机绕组去看就这样总槽数/一个线圈的跨距就等于级数
电机的节距怎么算?
绕组极距=槽数/(极对数*2)。
节距=极距*2/3(一般双层绕组用此数据),这样是短节距,可以提高效率。
单层绕组有的直接用极距。
比如:24槽4极电机的极距
24/2*2=24/4=6槽
如果是单层绕组的话,节距就是极距。
双层的话节距可以选4-6槽
一般情况双层24槽的也是6的多。也有5的。4的没见过。
电机几级多少转算法
根据同步转速的算法n=(50*60)/p
50HZ*60秒/分
(P极对数)
p为磁极对数当p=1时就是二级的电机同步转数就是3000由此就知大概转速了
剩下的几级电机就这样算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