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秦初期设置郎中令干什么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秦朝郎中令相当现在多大级别的官位(秦朝的郎中令是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秦朝郎中令相当现在多大级别的官位

始置于秦,掌守卫宫殿门户。汉初沿置,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所属有大夫、郎、谒者及期门、羽林宿卫官。掌守卫宫殿门户。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光禄勋”。汉末建安十八年(213),又称郎中令,曹魏又改称光禄勋。 相当于清时的"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 现在的北京卫戍司令(上将衔) 希望对你有帮助

麻烦采纳,谢谢!

秦朝郎中令相当现在多大级别的官位

秦朝郎中令相当现在多大级别的官位

始置于秦,掌守卫宫殿门户。汉初沿置,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所属有大夫、郎、谒者及期门、羽林宿卫官。掌守卫宫殿门户。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光禄勋”。汉末建安十八年(213),又称郎中令,曹魏又改称光禄勋。 相当于清时的"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 现在的北京卫戍司令(上将衔) 希望对你有帮助

麻烦采纳,谢谢!

秦国时期,郎中令和卫尉(九卿)有什么区别?

卫尉负责的是京师防卫,郎中令是负责皇宫护卫。

秦朝****设置三个官职及其职能是什么

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侍御史,****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秦朝**官制的最大特征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强大的君权以及对旧公族的特权的不断削弱,也是秦国最后取代在文化上优越的其他各国而统一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后来的汉朝官制也延续了秦朝官制这一特点。

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后,建立了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组成的****,辅佐皇帝管理全**政事务。

扩展资料

秦朝建立的是******集权制度。****与**政体相对立,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性,必须严格服从****的命令,一切受控于**。简单地说,该制度就是:地方权力集中到**,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

⑴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保障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

⑵社会根源: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前朝诸侯割据的教训,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秦统一后,六国残余势力还很大,只有加强**权力,才能维护统治。

⑶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融合诸家思想精髓的儒家思想也为君主**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⑷中国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⑸**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官制

古代官职不了解,秦朝的时候九卿是指哪些?都有什么权力?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税及官府手工业。

秦国的郎中令指的是什么?

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之官,同时掌管皇室饮食,属于九卿之一。郎中令虽然级别并不算很高,但是由于其工作性质,因此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他的属官有:

1、五官中郎将(1人,2000石),下有:五官中郎(600石)、五官侍郎(400石)、五官郎中(300石)

2、左中郎将(比2000石),下有:中郎(600石)、侍郎(400石)、郎中(300石)

3、右中郎将(比2000石) - 中郎(比600石) - 侍郎(比400石) - 郎中(比300石)

4、虎贲中郎将(比2000石) - 左右仆射各1人、左右陛长各1人、虎贲中郎(比600石) - 虎贲侍郎(比400石) - 虎贲郎中(比三百) - 节従虎贲(比200石)

5、羽林中郎将(比2000石) - 羽林郎(比300石)

6、羽林左监1人(600石) - 羽林左监丞1人

7、羽林右监1人(600石) - 羽林右监丞1人

8、奉车都尉(比2000石)

9、驸马都尉(比2000石)

10、骑都尉(比2000石)

11、光禄大夫(比2000石)

12、太中大夫(1000石)

13、中散大夫(600石)

14、谏议大夫(600石)

15、议郎(600石)

16、谒者仆射1人(比1000石) 有:常侍谒者5人(比600石) 、 给事谒者(400石)、灌谒者(比300石)计30人

秦代担任此职最有名的就是赵高,之前赵高担任过中车府令。有的影视作品中把这个赵高描绘成一个太监,其实是不对的。太监绝对不能但任这两个职位。相反的,凡担任此职务者,往往要求此人体格魁伟相貌堂堂,太监属于刑余之人,一个残废,无论如何也无法担任代表帝国形象的中车府令和郎中令的。

西汉中后期,郎中令更名为光禄勋,职责不变。东汉时期又改回郎中令,魏晋时再度改为光禄勋。自南北朝时改称光禄寺卿后一直沿用到清朝,但职责仅限于皇室的饮食。

高一历史必修一秦朝**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尽罢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郡县制的推行,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由于郡县控制地方,集中了**、经济、军事、司法等权力。

秦国的郎中令指的是什么?

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之官,同时掌管皇室饮食,属于九卿之一。郎中令虽然级别并不算很高,但是由于其工作性质,因此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他的属官有:

1、五官中郎将(1人,2000石),下有:五官中郎(600石)、五官侍郎(400石)、五官郎中(300石)

2、左中郎将(比2000石),下有:中郎(600石)、侍郎(400石)、郎中(300石)

3、右中郎将(比2000石) - 中郎(比600石) - 侍郎(比400石) - 郎中(比300石)

4、虎贲中郎将(比2000石) - 左右仆射各1人、左右陛长各1人、虎贲中郎(比600石) - 虎贲侍郎(比400石) - 虎贲郎中(比三百) - 节従虎贲(比200石)

5、羽林中郎将(比2000石) - 羽林郎(比300石)

6、羽林左监1人(600石) - 羽林左监丞1人

7、羽林右监1人(600石) - 羽林右监丞1人

8、奉车都尉(比2000石)

9、驸马都尉(比2000石)

10、骑都尉(比2000石)

11、光禄大夫(比2000石)

12、太中大夫(1000石)

13、中散大夫(600石)

14、谏议大夫(600石)

15、议郎(600石)

16、谒者仆射1人(比1000石) 有:常侍谒者5人(比600石) 、 给事谒者(400石)、灌谒者(比300石)计30人

秦代担任此职最有名的就是赵高,之前赵高担任过中车府令。有的影视作品中把这个赵高描绘成一个太监,其实是不对的。太监绝对不能但任这两个职位。相反的,凡担任此职务者,往往要求此人体格魁伟相貌堂堂,太监属于刑余之人,一个残废,无论如何也无法担任代表帝国形象的中车府令和郎中令的。

西汉中后期,郎中令更名为光禄勋,职责不变。东汉时期又改回郎中令,魏晋时再度改为光禄勋。自南北朝时改称光禄寺卿后一直沿用到清朝,但职责仅限于皇室的饮食。